会唱歌的眼镜、为老人守护的手表、制订健康方案的手环,这个……如果市民想亲身体验这些“神器”,位于高交会1号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专区不容错过。
Watch 的发布令可穿戴设备引爆全球,本届高交会首次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设立专区。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展区不仅汇聚了深圳最出色的创业型可穿戴设备企业,还吸引了数家全球知名企业,从智能腕带、夹式设备到智能球拍,各类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昨日,业内人士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指出,可穿戴产业目前尚处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淘汰的过程,未来专注于垂直细分市场的产品或大有可为。
各类智能手环同场“竞美”
谷歌的智能眼镜为大众勾勒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印象,但昂贵的售价令它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直至去年智能手环的大规模出现,让普通大众也体验到可穿戴设备的便捷和智能。
来自美国的展商FIT BIT,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可穿戴智能手环厂商。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品牌的工厂就设立在深圳,供应全球的需求。在本届高交会中,这款进入中国5个多月的产品,吸引了很多智能硬件爱好者驻足体验。
记者体验发现,和其他手环相比,FIT BIT操作方便,屏幕只有闪烁的5个小圆点。1个点闪烁,表示用户状态欠佳,只完成25%的活动量;5个点闪烁,则代表今日的健康指数达标。
“FIT BIT主要监测步数、距离,攀爬楼层、睡眠指数等数据监测,精确度达到95%以上,远高于同类产品。”接受深圳商报专访时,FIT BIT亚太区总经理陈绮媚表示,FIT BIT是全球首款智能手环产品,早在7年前,FIT BIT两位创始人就已预判到,大众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手表不应只是简单的时间展示,更应加入生活元素。
据悉,2007年面世以来,FIT BIT在北美的市场占有量已达到69%,澳洲75%,香港67%。进入中国5个多月以来,该产品在百度搜索的搜索率已达30%。
空巢老人有了“私人看护”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看护,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高交会展示的一款智能硬件产品,有可能缓解家属的担忧。
这台名为“守望100”的智能设备,外观如同一台小型手机。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它会建立健康档案,并为老人量身打造运动任务。一旦老人在外摔倒或遇危险,设备会自动触发,向亲属拨打电话并发送位置定位。
更有用的是,它还能瞬间变身“私人护士”:双手紧握设备两端,持续40秒,屏幕会显示心电图、心率等基础体征;将设备放在额头,来回滑动数圈,你就能知道自己的体温值。
“守望100”产品创始人师华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数据云端除了连接客户之外,还连接着专业保险公司、在线医疗资源、医疗急救系统以及小区物业等资源。
记者观察到,主打健康安全服务,似乎已成目前可穿戴产品的主流。
来自广州的展商博冠,还带来了尚未上市的智能温度计。该温度计由可穿戴硬件、智能端软件以及分享平台三部分组成,能够持续地监测体温和记录病情,并在超过设定温度时及时报警。
重点关注垂直细分领域
表面上热闹非凡的智能可穿戴产业,背后却暗藏隐忧。“国内大部分中小智能硬件企业,还徘徊在生死边缘。”智能硬件企业优美通讯CEO邵国光,在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如是说。
优美通讯曾是深圳一家手机厂商,创造过多项世界“第一”。去年开始,公司开始转做自主品牌的可穿戴产品,并携多个产品参加本届高交会。
“但当小米手环以79元的价格出现时,很多没有资金、技术也不及小米的中小企业,迅速陷入价格战的‘漩涡’。”邵国光直言,目前国内智能硬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没有利润支持的新兴公司根本无法支撑产品研发,企业生存状况堪忧。
深圳本土的穿戴设备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企业都在做手环、腕表应用领域的产品。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深圳从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研发的企业已达300家以上,而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产品却并不多见。
“其实不难理解,”FIT BIT亚太区总经理陈绮媚告诉记者,人们总是关注与自己健康息息相关的产品,相比其他企业,FIT BIT在健康理念上可能考虑得更深入一些,更符合用户的生活习惯。
在邵国光看来,健康类可穿戴产品是“刚需”,中小智能硬件企业要想“突围”,垂直细分领域或是很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