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数据或将首度成为法庭证物

时尚又实用的可穿戴科技,很可能在打官司上都能派上用场了。据Fitbit的消息,一家加拿大律师事务所McLeod正计划将Fitbit的数据用于一起人身伤害诉讼中。他们的客户曾是一名私人教练,在4年前遭遇车祸后失去了工作。

McLeod的人身伤害实践小组组长Simon Muller表示,他们会使用Fitbit的数据来阐明,由于车祸的发生,如今原告的身体水平比同职业同龄人的最低标准更低。事务所计划通过一个名为Vivametrica的分析项目进行为期数月的分析,以处理Fitbit的数据。

通常在类似案件中,原告都会接受医学检查,由负责检查的医生在庭上陈述自己的观察。这是同类案件中,第一起利用可穿戴设备追踪数据的案件。

Muller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呈堂证物的标准也在与时俱进。“几年前,我们见证了法庭采信脸书的信息。说不定到了将来,会有更多打官司的人会收到法院要求公开Fitbit等设备里的资料。”

但有关于数据安全的忧虑一直都存在着。普华永道在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有82%的受访者担心可穿戴科技会“侵犯个人隐私”。同时也有68%的人表示愿意使用雇主提供的可穿戴科技,匿名共享信息。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苹果公司在谈话,讨论苹果如何保护从健康平台HealthKit上收集到的用户信息。谷歌也有类似的安卓用户平台Google Fit.

Fitbit 公司于2007年成立,在过去几年中,似乎每一家科技公司都在可穿戴领域插过一脚,从万众期待的Apple Watch(将与HealthKit连接起来),到最近发布的联想Smartband。早在今年春季,国际数据咨询公司就预测,2014年将会有1900万台可穿戴设备售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