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市场全面爆发 产业投资仍需谨慎

当你的孩子要出门去玩耍的时候,为他穿上有定位模块的鞋子,他几乎就在你的掌控中了。除了监控他的位置,你也可以设定一个范围,他跑出这个范围,你的手机会响起警报……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出了酒店竟然找不到回去的路。不要紧,如果你戴了一副智能眼镜,它会记录着你曾经走过的路,会帮你顺利地回到酒店……是的,智能可穿戴的时代来了!然而,我们却需要学习如何关注它。

“可穿戴设备”这个词,可称得上今年的年度最热门词汇之一,继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风靡之后,科技界的一个新的爆发点就是智能穿戴。几乎整个投资界都在谈论智能穿戴的时候,其实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真正地说清它。简而言之,它是先进的高性能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数据相连接,以日常生活中穿戴物品形式出现的移动终端。

2012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元年”。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的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智库在线最新发布的《全球及中国智能穿戴设备演进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2014》认为,全球智能穿戴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也将迎来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已经有几十家高科技公司进入可穿戴产品行业。从今年在这个行业发生的投资案例来看,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环、医疗健康等领域,作为智能可穿戴家族的先行者,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备受大家关注。

智能穿戴刚刚起步,市场参与者都在竞相谋取市场地位。其实,在多如牛毛的高科技产品世界中,能真正被市场所接受,“活”下来并“活”得有声有色的是少数,其余多数的命运差不多都是昙花一现。以坐拥600亿元营销额、130亿元利润的谷歌为例,将谷歌眼镜定价1500美元/副,本身就使这款高科技产品脱离了实际而成为奢侈品。从被半价清仓到用户弃用,谷歌眼镜最终还是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对此,谷歌实验室负责人出来讲话了,谷歌眼镜的命运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早期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前车之鉴,只有售价大幅降下来,它们才有望真正成为主流产品。

科技领域每年都有一些产品要告别市场,就像足球运动员退役,电子产品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有的甚至是残酷的,很多产品没有绽放就得告别市场。在这个投资领域,很多产品依旧是概念产品,基本上无法真正应用。所以,不管是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还是未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只有概念而没有被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看来并不是那么靠谱。就是实实在在的运动追踪产品,也并非所有人都对它的未来表示乐观。当包括苹果在内的智能手机被不断嵌入追踪和记录功能以后,对于这种追踪产品将会消失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总是靠赌概念,只看高科技的高回报而不看高风险。对于这些扑面而来的新玩意,我们是否要认真区分这些技术创新是否拥有实际的客户和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或者,他们只是经过包装的融资业务?不要忘了2000年纳斯达克股灾的教训,在当时超过一半的公司或直接退市或被并购,甚至破产。虽然中国的“壳”目前还比较值钱,但炒作概念总是不会长久!

我们知道,科技已经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还将更深入我们的生活。在将美好生活带给我们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是投资者需要警惕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