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就知道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到底有多不准?

站在2014的尾巴上,如果要为即将结束的“智能穿戴元年”做一个总结的话,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健康”一词。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首次将健康概念引入到智能设备之中,尽管Apple Watch还未正式上市,不过各种记录运动、卡路里消耗,检测心率、睡眠等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流入市场。

如果再对所有主打健康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做一个总结,又会是怎样呢?

科学实验里面常常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来形容科学技术必须极其严密,容不得丝毫马虎,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而在医疗事业中更是如此。就从精准度上来说,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所记录的健康数据还不足以对人体健康起到帮助。

带有健康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带给用户的第一个体验感受,就是记录数据不够精准。那么下面来看看,普通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在记录健康数据时,到底有多不准?

计步:晃动设备就算走步了?

就拿小米手环来说,稍微跟健康沾边的,就是其记步功能,表面上是可以记录用户每天步行了多少步,但假如用户坐着不动,手握小米手环摆动,其内置的计步器也依然会有记录数据产生。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的话,用户要如何相信智能设备监测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呢?

就在11月底,79元的小米手环出货量突破了100万枚,使用小米手环统计的用户总累计步行达到800亿步。当然,如果按照小米手环如此的精准度来看的话,这800亿步中,有多少步是由“误差”带来的,我们也不得而知。

  睡眠监测:不动就算睡眠?

与小米手环相比,在健康方面,荣耀手环多了一个监测睡眠的功能,但情况也没有好多少。网友@科技小辛表示:“某天清晨起来查看睡眠数据的时候,发现记录我睡了9个小时,太不符合我的睡眠规律了,仔细查看,记录我9点多就开始深度睡眠了,但9点多我还在玩电脑呢,更别提深度睡眠了。”

如果有用户还没入睡就开始记录睡眠数据,当然也就有已经入睡,设备却没有正常记录的情况存在。Zealer测评小王子王自如表示,他在体验Misfit Shine之后表示:“它大部分时候记录的数据,都显示我睡过头了,但也有时候记录我一天只睡了1个小时,连续两天,只睡了1小时17分钟。虽然我的睡眠时间是比较短,4个小时左右,但也不是一个小时那么夸张,人怎么活下来的。”

如果可穿戴设备对人体睡眠情况的监测,仅仅是通过人体的安静程度来算的话,很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不是所有人在睡眠状态下都是安静的,有些用户在即使在深度睡眠状态,也还是会动,如此一来就有可能会被监测到没有睡眠,或者深度睡眠时间很短。

心率监测:技术难度攻克了么?

再说健康检测中最受关注的心率监测的问题。早在苹果Apple Watch在发布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苹果就曾多次发布广告,招聘不少健康专家和擅长研究用户的运动生理学家,目的就是为Apple Watch即将输出的这些用户的健康数据负责。而Apple Watch迟迟未能上市,其中最大的阻碍是心率的监测技术难度较大。

科学实践证明,监测心率的传感器距离心脏越近,监测的数据准确度越高,而医学治疗中,通常也是通过听诊器直接贴近病患的心脏才能尽可能准确判断心率,而对于部分病情较重的病患,更是需要这插管,才能走都随时监测病人心率和睡眠情况,这些数据,才是真正能够对医学治疗有帮助的数据。

看电影《美国队长》尼克·弗瑞那台雪佛兰Suburban座驾令人印象深刻,你一边不屑于大制作电影里无处不在的商业广告,一边又不得不为那台车的人工智能感到惊艳。而如果当时车载智能系统对尼克·弗瑞的身体状况的监测数据不准,哪怕有毫厘之差,尼克·弗瑞就会顷刻毙命。自然,也就没有后来什么事了。

显然,在现阶段大家心知肚明,不论是用户还是厂家,都默认为智能穿戴设备所谓的健康数据还完全不能被医学治疗作为参考依据,但也正因为如此,智能穿戴设备厂商包括苹果Apple Watch更应该清楚一点,对于主打健康的设备来说,数据的准确性,比功能的炫酷程度重要的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