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大数据风起云涌 新一轮产业布局(附股解析)

据上证报报道,11月26日召开的第三届医药战略峰会上,健康大数据产业成为最大焦点。行业专家人士透露,2013年至2014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健康主要并购投资对象集中在互联网、移动设备、传感器、大数据上,未来资本对大数据的争夺战将甚嚣尘上。

据统计,近两年来,各类资本对医疗产业领域的投资开始有意识地“拥抱”互联网基因,对软硬件结合的投资占互联网医疗总投资的38%,对移动医疗的投资占19%,最终目标还是健康大数据终端的占领。

中国医药信息中心的专家表示,医疗大数据这样的新概念,是新的一次医疗市场产业革命的催化剂,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今年4月,谷歌CEO公开表示,“如果人们能将自己的医疗记录分享到网上,便可以挽救10万人的生命。” 大数据对于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投资已经风起云涌,但有能力处理后期健康数据并提供管理方案的公司目前仍是凤毛麟角,今年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已经在这方面率先布局。朗玛信息业务转型就瞄准了医疗大健康数据,今年投资6.5亿元收购39健康网,目前39健康网已经覆盖了1.3亿人次,与国内500家医院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39健康网打造的药品通,成为全国药品信息最全的数据库,并与微信合作,向手机用户提供药品功效的说明。此外,今年朗玛信息还与电子科技大学达成合作,设立了健康大数据的中心,对数据挖掘、网络科技进行系统性开发。

汤臣倍健作为国内的保健品上市公司,也意识到积累消费者健康大数据的重要性,打造移动健康业务,今年投资1亿元入股深圳倍泰。据悉倍泰已建立“硬件大数据采集、云健康平台、智慧医疗、移动健康”的商业模式,并致力于成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领导者。与汤臣倍健在营养家中心、十二篮健康管理平台、移动健康管理和大数据等方面合作,有望成为汤臣倍健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

【个股解析】

北京君正:智能可穿戴CPU龙头地位已现 静待MIPS王者归来

研究机构:华创证券 日期:2014-11-19

  投资要点

1. 我国IC 产业结构尚不成熟,偏弱的设计子行业成长空间更大。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背景下,作为“工业粮食”的IC 产业越来越受国家所重视,今年也成立了1200 亿的产业基金大力扶持。目前我国的IC 产业结构中IC设计占比约为成熟市场的一半,随着整个产业的大力发展和以后逐步走向成熟,设计子行业还有约一倍的结构性成长空间。

2. 网络成熟和移动互联生活方式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普及做好了准备。

4G 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成熟和人们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的逐渐形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提供了客观环境。科技巨头、互联网公司以及医疗机构均成为设备普及的有力推动者。另外,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体验逐渐提升,对消费者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3.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增长前景看好。

市场调查机构统计表明,保守估计未来5 年内总量有望超过1.5 亿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级别。中国市场至2015 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780 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近60 亿元。而根据PIDA 统计,2014 年智能设备出货量可能有50%的增长。

4. 公司因内核开发而优势明显,国内智能手表方案供应商龙头地位已现。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CPU 内核开发能力的上市公司,也是MIPS 阵营目前在国内的排头兵。MIPS 较低的指令集授权费用和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使其产品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优势和无抽成的成本优势。目前国内所有有代表性的智能手表和眼镜均采用公司解决方案,并且产品体验不输国际品牌,这与公司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的窘境已不可同日而语。

5. 软件兼容性掣肘极大降低甚至消失助力公司重新崛起。

公司近年来业绩下滑严重并非因为不够努力,而仅仅是受ARM 生态下手机和平板软件兼容性大环境所限,进入智能可穿戴领域使得这个唯一的制约因素已经极大降低甚至消失,加上MIPS 架构IP 核作为目前Android wear 系统的唯一IP 供应方,公司业绩有望复制MP4 时代的辉煌。

6. 公司业绩目前处于谷底,考虑到2014 年智能手表还处在型号改进与体验完善的过程中,综合明后两年智能可穿戴市场有较大的起量可能性,我们预计公司14、15、16 年EPS 0.01、0.41、1.43 元,对应PE 7824、93、27 倍,业绩爆发后估值优势明显,另外公司目前市值不到40 亿,手握8 亿现金,在海外科技巨头受迫国产化开始开放技术及国内TMT 企业开始全球并购的大环境下,公司在海外技术获取及并购领域或大有可为。给予“推荐”评级。

汤臣倍健:参股深圳倍泰,布局移动健康

研究机构:长城证券 日期:2014-11-05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为0.86元、1.10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32X、25X。公司是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龙头,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出的创新项目十二篮将成为新增长点,积极布局移动健康,看好公司并购潜力,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投资要点:

布局移动健康领域:汤臣倍健以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其中通过增资方式持有全面摊薄后的20%股权,收购原有控股股东部分股权持有全面摊薄后的5%,交易完成后汤臣倍健持有深圳倍泰25%的股权。深圳倍泰将成为汤臣倍健打造服务力和布局移动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与汤臣倍健在营养家中心、十二篮健康管理平台、移动健康管理和大数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移动健康的管理平台。

移动健康空间巨大:艾瑞咨询、易观国际等多家市场机构预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而根据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预计2020至2050年中国将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医疗服务需求特别是能够实现远程实(财苑)时监控的移动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将急剧增长,市场空间巨大。

深圳倍泰业内领先:深圳倍泰系国内移动健康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主要经营人体健康测量网络化分析产品和智能网络化运动器械产品、电子医疗产品、远程和移动医疗产品等,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健康检测管理解决方案。深圳倍泰具有丰富的国内外产品销售与服务经验;注重研发,拥有自主创新专利120项,为行业内首批获得苹果公司MFI认证的企业;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方面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较成熟的市场应用。深圳倍泰已初步建立“硬件大数据采集、云健康平台、智慧医疗、移动健康”的商业模式,其所搭建的大健康、大数据、大服务的平台符合全球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并致力于成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领导者。

强强联手合作共赢:公司投资入股深圳倍泰是汤臣倍健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外部资源在打造服务力及布局移动健康管理领域的重要举措之一,汤臣倍健将整合深圳倍泰的多方面资源实现多赢:一是利用其在可穿戴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整条生态链,与汤臣倍健旗下十二篮等移动互联项目资源对接,带来强大的协同效应;二是共同整合其在社区医疗、广电系统、卫生系统等多方面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打造云健康OTT模式,搭建智慧医疗平台(涵盖智能医院系统、区域卫生平台、家庭健康系统等),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健康大数据资源,实时采集消费者健康数据,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共同搭建移动健康管理平台;三是结合其在广电系统的媒介资源共同打造有影响力的多屏互动(手机端、电视端、PC端等)的家庭在线的健康检测及教育等,以实现汤臣倍健“为健康人管理健康”的企业使命。

外延并购值得期待:公司公告增发预案募集资金19亿元,目前已获得证监会受理,随着增发的完成,公司对外收购的能力大幅提升。此次参股深圳倍泰只是公司在移动健康领域布局的开始,未来公司或将通过并购、投资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嫁接移动互联的资源,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和核心业务相关企业合作外,公司还一直积极推进海外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的并购,以推出全品类的互联网产品。

  风险提示:开店速度低于预期。

  东软集团:外包下滑拖累业绩,转型成功仍需时日,期待熙康业务重估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日期:2014-10-30

  事件:

东软集团发布201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9.26亿,同比增长1.0%;毛利同比增长4.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14亿,同比下降24.1%,EPS为0.17元;扣非净利润为1.32亿,同比下降37.8%。从Q3单季看,营收同比下降1.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下降15.2%。

  点评:

客户业务调整使得外包大幅下滑,医疗子公司并表带来营收成长。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其中,软件及系统集成同比下降8%,主要受累于外包业务同比下降27%。我们认为外包业务下滑主要受客户业务调整影响,如Sony出售PC业务。从主观意愿上,公司致力于外包模式向授权模式的转型,对于纯粹依赖人力规模的外包业务有控制规模之意。此外,日元贬值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外包业务营收的降幅。

国内解决方案业务本期同比增长约2%,但Q3单季同比下滑约7%。政府IT需求受反腐影响释放有所滞后,公司订单获取和收入确认进度均慢于预期。考虑到公司在社保IT、医疗IT等领域市场份额领先,而这些领域的IT投资增长的趋势良好,我们判断全年来看公司解决方案业务增速将有所回升。

医疗系统业务本期同比增长约72%,主要受益于东软飞利浦并表。全年来看,我们估计公司医疗系统业务营收将达到15亿左右,可算是国内规模领先的高端医疗设备供应商。在政府有意推进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国产CT、MRI、彩超和X光机领先厂商,有望长期受益于国产化的趋势。

业务结构变化推升毛利率,新业务投入导致管理费用大增。公司本期综合毛利率约为32.2%,同比上升约1.2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上升源于高毛利率的医疗系统业务比重上升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而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6%,两项费用合计同比上升约14%,明显高于营收和毛利增速。管理费用大幅上升源于熙康业务投入加大、东软飞利浦并表以及云计算等公用技术的研发支出增加。若剔除研发支出和东软飞利浦并表的影响,我们估计公司管理费用实际并无增长。

政府补贴大幅增长减轻盈利压力。前三季度,公司营业外收入规模达1.67亿,同比上升约67%,主要受益于医疗系统业务大涨带来的增值税返还大幅增长。

转型成功仍有待时日,期待熙康业务重估,中长期角度维持“买入”评级。假设公司每年将处理部分园区地产(14年约贡献1.5亿净利润),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36元、0.45元和0.56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约40倍2014年市盈率和2.3倍的2014年市销率。公司正致力于向授权业务模式和持续服务业务模式转型,健康管理等新业务的培育仍需时日。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资本市场对于移动医疗和健康管理保持很高的热情。尽管宣传力度有所欠缺,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仍是A股软件公司中在健康管理领域布局最全面、最具竞争实力的企业。我们相信公司熙康业务即将面临重估的机遇。我们维持中长期“买入”的投资评级,并给予18.00元的6个月目标价,对应约50倍的2014年市盈率和2.8倍2014年市销率。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健康管理业务重估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管理层进一步激励的可能性。

主要不确定性。健康管理业务亏损大于预期;汇率风险;宏观经济影响。

九安医疗:iHealth智能云血压计销售状况良好

研究机构:渤海证券 日期:2014-10-29

  新产品产业化效果暂未显现

201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4 亿元,同比增长7.43%,总体上保持了收入的平稳增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5 .91 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8 元,公司前三季度亏损主要是由于研发和市场开拓投入较大,而新产品产业化效果暂未显现。

iHealth 智能云血压计销售状况良好

公司于9 月18 日与小米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开展战略合作,iHealth 智能云血压计9 月25 日在小米网销售,首批1 万台产品两次开放销售就全部售罄,市场反应良好。公司积极备货,于10 月27 日在小米网再次开放销售。预计公司通过与小米公司深入合作,逐步将小米公司的互联网思维运用到iHealth的团队建设、产品开发、用户体验设计及社交媒体运营之中,将对iHealth在国内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公司在家用移动医疗智能硬件领域的探索走在前列

从2010 年开始,公司制定并实施了“以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硬件为起点进入移动医疗和健康大数据领域,进而围绕用户建立健康生态系统”的战略,公司将智能硬件产品定义为“硬件+APP+云服务”。目前,公司已开发的iHealth 系列产品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和医疗服务工具,能够满足用户健康管理、监测治疗、远程诊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需求。公司智能硬件产品涵盖血压、血糖、血氧、心电、心率、体重、体脂、睡眠、运动等领域。

  2014 年度全年业绩有望扭亏为盈

一方面,公司募投项目新产区的已经正式运营,该项目的管理费用有较大增加;公司今年进一步扩大研发队伍,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费用维持在较高水平;新产品的推广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市场开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加大,将使得iHealth 系列产品销售额保持较快的增长,同时预计今年四季度,公司子公司Bloomsky将完成引入风险投资者,iSmartAlarm 公司完成股权转让,会对本年度的业绩有较大贡献。预计公司14-16 年eps 分别约为0.02、0.15、0.25 元/股,考虑到公司为移动医疗智能硬件领域目前处于较为领先的企业,及移动医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维持公司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产业化效果低于预期、公司转型风险等。

  朗玛信息:医疗资源整合迈出重要一步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日期:2014-08-14

  事件:

2014 年8 月13 日,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贵阳市完成签署《贵州省远程医疗运营合作协议书》。

点评:继收购三九健康网,布局流量入口之后,公司参与贵州省远程医疗运营,启动了整合线下医疗服务资源的第一步。

贵州省卫计委是贵州省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总体牵头人。贵州省卫计委负责项目申报并争取国家和省政府资金支持,制定远程医疗服务目录价格,制定远程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支付范围的管理办法。同时负责组织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纳入远程医疗覆盖范围,建立远程医疗各项工作机制,监督管理远程医疗的业务运行情况。朗玛公司是贵州省省院合作远程医疗运营的第三方公司,总体负责贵州省远程医疗的维护和运营工作,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运营后,医疗机构间远程医疗收入的30%归朗玛信息所有,同时,在有效保障医疗机构之间远程医疗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朗玛公司将针对智慧医疗和健康管理领域的产品和模式进行创新,实现增值服务。

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现阶段,开展远程医疗有利于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有利于不同层级医疗从业人员的交流和提升,对于我国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和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现实问题,在技术层面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远程医疗将推动建立从面到点,从医院到社区、从社区到个人、从看病到预防与健康服务,形成蛛网结构,

远程医疗为切入点,对接医疗服务资源是重点:此次参与贵州省远程医疗运营,以远程医疗为着力点,向上可以与包括301 等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向下展开了与贵州省、地市、县的各级医疗机构的对接,启动了公司整合医疗服务资源的第一步。

看好公司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进展,给予“增持”评级:公司在收购三九健康网基础上,利用网站积累的用户和数据的价值,结合线下医疗资源,向前延伸到面向用户的O2O 医疗服务,将能够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以互联网的思路来改造医疗行业,也有利于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进展,预测2014 年、2015 年、2016 年EPS 分别为0.76 元、1.23 元和1.63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行业监管政策风险、新业务失败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