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g II智能手环评测之功能篇:到底有多不准?

上接:《Bong II智能手环评测之外观篇:盒子喧宾夺主?》

说完外观,就该说使用了,毕竟可穿戴设备终究还是设备,是买来用的。

Bong II在其官方的介绍当中被形容得无比强悍,“无感同步,识别9种运动类型,全自动,高精度,可以学习,还有各种扩展”等等似乎昭示着智能手环不靠谱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过笔者在事前看了一下他人的拆解,发现主要元件跟前代相比没有变化,还是之前的nrf51822蓝牙主控加上LIS3DH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配置,换句话说,它的感官系统,眼耳口鼻加皮肤都毫无变化,那么笔者已经可以断言bong II绝对没有它吹的那么准。但是不准也有个程度问题,它到底有多不准,到底能不能稍微靠谱一点能凑合用,便是下文使用评测部分将要解答的问题。

首先,用户拿到bong II之后,想使用它必须与符合其要求的设备通过蓝牙进行同步,实际操作上要通过其官方出品的bong App进行。打开bong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使用手机号注册bong账户,这本身没什么槽点,但笔者却在这里遇到了麻烦。

笔者自己是移动用户,注册之后收短信验证码发现60秒读秒结束之后还没收到,于是点了重新获取,等到6分钟后第一条短信终于到了,而笔者已经准备敲第7次重新获取……而刚收到的验证码由于已经过期直接报错。知道问题在延迟过高之后笔者坐等第6封短信,结果等了13分钟第二条短信才到达(当然照样无效),此后再就没收到过验证码短信……迫于无奈只能换联通,还好联通号接收正常。要是笔者只有移动号码,估计就用不了了。

注册之后,除了填写个人信息之外,还有设置个人目标的一项,包括热量消耗和睡眠两种,并建立了5个级别帮助设置,这个设计很易用,好评。此后就是绑定bong手环,需要按yes键,检测其闪烁之后确认完成。

主界面就如上图所示,应用整体上采用了iOS风格,从视觉和使用上来说并不适合笔者使用的LG G2这类虚拟键机型,造成双底栏非常麻烦,差评。主界面即是当日的统计数据,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用消耗热量这种对于用户而言更模糊更接近玄学的概念替换了传统的步数和里程统计,估计是因为通过甩臂测步数被吐槽太多,而步数被折叠到了每个时间段里面,点击每一段开始的时间点就可以浏览,笔者对此的评价是在耍小聪明,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准确度不高的事实。点击热量数据就可以切换到睡眠数据上,左右滑动可以切换日期。此外就是好友PK、扩展功能以及一些其他功能。扩展功能主要是对数据的分析和一些小游戏,其他功能里面起床提醒和运动轨迹比较实用,稍后会具体说一下。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bong II到底有多不准?

笔者是一个典型的上班族,生活极其规律,早上7点10分起床,快7点半的时候出门,走15分钟多一点到地铁站,7:47的地铁坐10站大概8:10左右到,然后5分钟左右走到单位,中午12点出来吃午饭,接近17:40的时候下班,楼下吃晚饭然后坐地铁回家。下面是周三下午的手环数据。

其实在18:10之前几十分钟笔者是在吃晚饭的,它说静止(忍了);之后的这一段是走到地铁站坐地铁最后走回家的过程,被运动二字直接带过(说好的交通工具呢);后来的两分钟跑步莫名其妙,估计是指笔者把一盆脏衣服拿去洗衣机那边吧。睡眠那两段识别倒是贴边,不过它说笔者一晚上才深睡两小时还是造成了一些小的恐慌,睡眠质量真的很差么?

周四,出门有点急,去地铁的路上小跑了两段,到统计上变一段了(是跑得慢还是走得快);上地铁7:47这个倒是蛮准的,不过本来该是后半段地铁时段到这变成静止了(深圳地铁这是有点稳啊);接下来6分钟其实是从地铁站到单位,中间坐了电梯,要是说这算交通工具笔者也没啥话好讲了;后面午饭晚饭都被忽略了(好吧忍了);到下班还是坐地铁回家,被识别成热身(超万米长跑好活动);19:49开始那一段其实笔者是在洗澡,被统计成了散步……

周四夜到周五,睡觉这段还算靠点谱,就是起床计晚了;之后散步那段其实也跑了几分钟(太短了么,说好的每分钟识别呢);然后坐地铁这段时间被拆成运动和交通工具……不过后面还是下地铁去单位这段居然变成了自行车,笔者倒是真想要辆自行车可惜至今没钱买T_T(要什么自行车啊,要啥自行车!);此后除了午饭又被忽略了之外都还算沾边。

综上,可以看到bong II枉有这么多种运动识别,却是非常非常不靠谱的,睡眠倒是还算沾边,笔者也不知道啥样算深睡,深睡多久算正常,就先算靠谱吧,倒是应验了笔者在用它之前在贴吧上看到的一个吧友的评论:

其实还有另一则追加评论:

笔者用了之后表示振动闹钟确实还算挺准的,不过有点延迟,设置同样时间总是手机闹钟先响笔者下床把它关了再趴回来之后才振动,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直接统计的不准也就算了,笔者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图:

可以看见周三当天统计的数据和后来看到的周三数据(就是前面那个)出!入!很!大!(当然这个数据也很不准)看到这个笔者可就是真想不明白bong到底在搞什么鬼了,难道除了第一手资料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值得参考来修改数据?关键是一样离谱啊!

此外,笔者想吐槽的,除了不靠谱之外,还有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它和手机的数据同步并不是实时的,需要去摸Yes键,笔者正想忘了它的存在结果还有这强制刷存在感的一招,而且这两天也有过几次Yes键按了没反应的情况,官方给Yes键赋予了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说解锁手机、提醒未读短信、开LED手电筒、语音报时等等,不过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诸如开启之后会干掉手机自带的锁屏、误操作太多等等体验并不太好,而且其中一个有关应用一天更新四次也是笔者之前闻所未闻的;

另外,扩展里面的应用都是以内置浏览器读网页的方式呈现,不过没有过度动画或者是进度条,呈现给用户的直接就是页面的延迟,点过好一段时间才有反应,导致用户体验很差;

再就是它在功能设置上鸡肋太多,比如闪烁报时这个功能,首先需要记忆什么颜色代表多少,然后等它闪完再心算加法,这东西其实比色环读电阻还难受,有那时间精力早就可以掏出手机看一眼了,而真正靠谱有用的功能,比如来电振动提醒,却被bong去掉了,也许是为了明确bong生活健康的定位吧,不过既然主要功能都这么不靠谱,少数几个能做得靠谱的附加功能还被毙了,笔者觉得那还戴着它干什么呢?

吐槽了这么多,任意产品也不会一无是处,bong II在功能使用上还是有一些亮点:

首先是可以看到bong官方在给戴手环增加趣味性调动用户积极性这方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活跃点这个设计,通过活跃点可以在官方商城中抵一些钱,虽然能抵的比例很低,不过多少给了用户一些运动的动力,另外扩展里面的一些功能也可以对统计数据做一些形象的解读,让用户看到的不只是乏味的数字,是值得肯定的;

再就是可以手动纠错,长按时间可以唤出,仅局限于运动类型和时间段,官方号称能以此来学习改进算法,不过笔者认为效果有限,但有总好过于没有;

Bong另外提供了运动轨迹功能,点击运动种类旁边的位置符号,在它检测到位置变化的时候(其实是借助手机的定位服务)可以在地图上描绘出来,可以了解到bong检测数据的一些细节,对纠错有些帮助。

总体上来说,bong II的功能看起来很多很强大,但鸡肋属性太强,照样很不靠谱。

  总评与购买建议

说了这么多,就先列出bong II作为手环产品本身的加分减分项,然后给出总评。

  加分项:

个人目标的5级设计,便于用户理解,增强易用性;

扩展功能,里面有些很有趣;

活跃点和活跃点商城的设计,可以调动用户积极性;

可以纠错;

价格不贵。

  减分项:

喧宾夺主却毫无用处的收纳盒;

实用功能缺失,比如没有来电提醒及类似功能;

鸡肋功能太多,比如闪烁报时;

Yes键,存在价值不大;

没有对硬件进行改进的同时,过分夸大其所谓算法;

数据不准的同时还有莫名其妙的改动;

移动用户的注册麻烦。

总的来说,尽管可以看到bong II是做了很多努力的产品,但相对于竞品来说,除了比较廉价之外,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优势,使用表现已经非常不靠谱,即便竞品可能更差,体验上其实也不会拉开什么可见的差距;其设计上是有一些可取之处,不过大多做得过于蜻蜓点水,只能说聊胜于无,而真正可以做到的有实用价值的功能却被删掉了。故而笔者认为,结合售价,倒是可以买来玩玩,如果是真的想买来用,不推荐。

那么智能手环这种产品到底值不值得买?对于购买此类产品,笔者有什么建议?

笔者认为,面向生活健康的智能手环产品,购买意义不大。

其实bong II面临的问题很多都是手环产品所固有且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其中最大的瓶颈在于硬件本身的限制。手环有很多必须满足的属性,既要舒适轻便,又要续航长久,外观还不能太丑,这些对于手环产品的性能而言都是难以卸去的枷锁。识别人类的活动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收集很多信息分析各种情况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结果,并非是判断少数几个变量就能做到的,而手环位置单一,收集到的信息其实很片面,功耗和尺寸限制下传感器数量和种类都非常有限,想要真正用于监测用户生活健康,至少从目前看还是遥不可及的。

如果你的生活没什么规律,今天昼伏明天通宵,那么买一款便宜的手环产品提示一下你的生活加强你的健康意识还算是值得;而如果你是一个跟笔者差不多的上班族,平时生活规律性比较强,那么手环不仅会让你觉得哭笑不得,同时它说你作息健康也就罢了,一旦说你作息有问题,对于一个不能马上改变习惯的人来说只能是一种困扰,而且它需要通过蓝牙和手机进行连接,会给手机带来不少的额外功耗,为了这些明知不靠谱的数据而让本来就吃紧的手机续航再缩短一截显然得不偿失,那么买它还不如买款手表或者为了能提示来电之类的功能购买手环来得实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