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谷歌眼镜的出现,让我们了解到了智能穿戴的概念,引发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热潮,今年被业界称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不仅会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会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大多喜欢轻便、无线适于佩戴,外形美观并适于各种场合,不干扰正常生活,且具备强大功能的智能设备,而智能穿戴设备无疑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健康的守护者—智能手环
它具备检测睡眠时间、运动步数等功能,有的甚至还可以检测心率,是入门级别的可穿戴设备,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之一。健康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据统计在美国地区患有前驱糖尿病的患者约8600万人,智能手环的出现让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数据,并据此制定更好的锻炼和饮食方案来远离病症的威胁。智能手环已经成为目前深受大家喜欢的智能穿戴设备。
·时尚的开拓者—智能手表
去年三星公司为我们带来了Gear智能手表,苹果公司也宣称要推出 Watch智能手表,国内的许多厂商也蓄势待发准备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相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包含一块约1.5英寸的触摸屏,可以实现接电话、发短信、收邮件、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功能,感觉就像微缩版的智能手机。如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导致某些场合操作不便,这时智能手表完全可以胜任。
·运动的颠覆者—智能跑鞋
除了Google Glass,其实谷歌还有一款更加奇特的可穿戴设备—会说话的跑鞋。在3月初的美国SXSW互动大会上,谷歌首次展示了这款产品,这也是继智能眼镜Google Glass之后谷歌发布的第二款可穿戴设备。这款智能跑鞋是一双具备交互性、能够激励主人的跑鞋,据说它能说比如“我喜欢微风穿过鞋带的感觉”、“你让我感到作为一双鞋子的骄傲”等话语。遗憾的是目前这款谷歌智能跑鞋仍属于概念产品,当然这样的产品面世应该是迟早的事。
·非接触操控的缔造者—智能指环
智能指环是一款非常小巧但是实用的工具,它大大简化了操作体验,能够识别更加细微的动作。智能指环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可以识别用户的手部甚至手指的动作,大到手掌的动作控制,小到识别食指书写的文字,让你在空气中便可以完成操作。通过蓝牙与其它智能设备连接,用户可以自定义每个程序的手势识别,只要画出预设的动作,智能设备就可以识别并完成相应的操作,非常方便,在空气中的操作,感觉像是瞬间拥有超能力有木有。
除了指环能够操作电脑,戴在手上的腕带也能帮你操控许多智能设备,这就是加拿大Thalmic Labs公司推出的一款可穿戴体感操作设备—MYO智能臂带。通过这款神奇臂带,用户只要做手势就可以轻松操控电脑、手机等。MYO肌肉感应臂带里面装有肌肉运动感应器,包括了三轴加速感应器、三轴陀螺仪等。当用户戴在手臂上后,臂带内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手或手指做动作时前臂肌肉产生的电脉冲,不同的手势动作将会转变成不同的数字命令来操控所匹配的各种设备。可以用它来玩电脑游戏、遥控航拍器等等。
智能穿戴的明天
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伴随问题与瓶颈。
我们看到智能手环可以为我们检测和采集健康数据,但是我们却没能看到采集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究竟有哪些。智能穿戴设备厂商们主要面向的年轻用户群体实际上对这些设备所采集到的体征数据并不感冒,因为他们大多身体健康,无需时刻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然而,那些真正需要这些数据监测技术的人群(老人、慢性病患者、穷人等等)却被“无情”地忽视了。
智能手表有着时尚的外形和强大的功能,也正是因此造成其续航时间并不理想,加之屏幕太小,对于使用手指操作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对于智能手环、智能臂带,目前能够匹配使用的应用软件、可遥控的设备并不丰富。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智能穿戴的发展,这也正是将来智能穿戴所要突破的瓶颈。
正如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平板电脑取代传统个人电脑,智能穿戴的崛起必将颠覆如今智能手机的地位。伴随智能穿戴的应用,结合云计算、3D打印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或许未来真的会像科幻电影里那样,植入手掌的电话,戴在脖子上的智能互联网终端,让肢体残疾的人重获机能的外骨架……未来必定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如今是智能穿戴崛起之时,智能穿戴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