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的产品设计而言,将社交功能加入到智能手环这个产品中,却是一个比较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社交功能对于智能手环这个产品来讲,却成为了一个需要另外分析的课题。
可以确定的是,在现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中,最为成熟的产品线就是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无论从产品种类以及丰富程度来说都是其他的智能设备所无法企及的。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反而机遇与危险共同成为它们所必须面对的事情。
众所周知,谈及智能手环就无非是就是对身体监测的功能,而且市面上90%的智能手环都拥有这个功能。但是,对于新功能的研发却并没有及时跟上,功能单一成为了智能手环市场在产品发展方面最大的问题。
在整个市场将价格战进行得愈演愈烈的时候,很多厂商也开始了新功能的研发,这其中包括了非常多的可能性,比如投影技术以及社交功能等等。以现在的产品设计而言,将社交功能加入到智能手环这个产品中,却是一个比较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社交功能对于智能手环这个产品来讲,却成为了一个需要另外分析的课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整个市面上的智能手环产品,大多数已经分成了两个明显的阵营。我们以京东商城的智能手环产品搜索页面为参考,不难发现传统的运动型手环与那些功能更多的交互性手环成为了两大阵营。
京东商城智能手环销售页面
在这个页面的第一页总共60款产品中,支持蓝点显示的产品大约有14款,而支持微信社交功能的产品有5款,支持运动型的手环产品依旧高达30款以上。虽然说传统型智能手环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但是将手环加入更多的功能的趋势也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能否突围功能单一成为了智能手环的发展重点
将智能手环加入社交功能,这也仅仅就是未来智能手环的诸多功能的一个部分。其实现在这些来电显示等功能,也是一个另外的交流功能,甚至以后可以通过手环来拨打电话就完成了社交功能的一部分。
现在80后的朋友会很怀念当初在学校时宿舍兄弟们一起打篮球、运动的情景,但是现在缺乏锻炼却成为烦扰这些30岁上下的人的问题。那么为什么现在就无法经常锻炼了呢?很多情况是因为搜罗不到那么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去玩,也让很多人开始范懒。
那么现在的社交平台却有效地解决了人气的问题,比如说那些微信平台腾讯小游戏的火爆就是将比分放在了朋友圈内,大家进行分数的比拼之后游戏的火热度就提高了。如果要是让智能手环这些运动数据放在了社交平台之上,那么就会形成了聚众的效应,进行了他跑8000步你跑10000步的比拼之后你的运动量自然就上去了。
实际上,在加入了社交功能之后,智能可穿戴设备就变成了社交平台的一个延伸,而这也在产品的普及度方面能够起到助推波澜的作用。事实上加入了社交功能,对于智能手环也是一个挺好的事情。
不过咱们再来唱唱衰,毕竟社交平台的一个限制就是使用者的人数,如果设备的使用者足够多的话固然好,那么要是人数少的话是否真的能够形成所谓的社交功能?并且在未来的手环市场,社交功能究竟会做成什么样?
Razer Nabu所主打的腕带交互通讯功能是社交的一个新的方向
在Razer Nabu智能手环所主打的腕带交互通讯功能,通过握手就可以与对方进行交流,获得微信账号等信息,这也为陌生人社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包括前阵市场上发布过的一个主打相亲的社交手环,这样我们就对陌生人社交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陌生人社交牵扯到了隐私这么一个话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不熟的人去加入微信等自己的熟人圈子。最终陌生人社交是否会像某聊天软件一样被冠以“约炮神器”,这也是一个不得为知的事情。总之陌生人社交,必须要打破隐私这个天然壁垒的阻碍。
现在的智能手环大多可以将运动数据上传到社交网络
对于熟人社交来说,智能手环厂商明显要做的更加方便,毕竟添加个社交平台软件接口就可以,现有的这些社交平台基本上已经可以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过厂商唯一需要担心的,也就是过于依赖软件厂商而会被平台授权合作费用吃得过狠,自己打造社交平台却不会达到应用需求。不过在现有的用户使用习惯之下,打造熟人社交还是智能拜托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这类软件应用提供商了。
总结:
其实我们可以肯定,社交功能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加入,对于整个市场也是一个好的机会,毕竟我们不需要再去纠结计步、睡眠这些传统元素。如果市场产品功能过于单一的话,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并且在未来的可穿戴市场中,社交类智能手环的市场也只会多不会少,前景绝非惨淡。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