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蚁视科技在KickStarter平台进行众筹,最终以26万美元的成绩告捷。时隔半年,蚁视科技在12月9日发布了蚁视头盔、蚁视VR相机ANTVRCamera、虚拟现实手机头盔“机饕”,以及四款概念产品与技术。
不同于Oculus的虚拟现实
从蚁视头盔进入人们视线的那天起,就不断有人将它比作“中国的Oculus”。但是蚁视头盔从一开始就是与Oculus截然不同的产品。比如说,虽然两者的显示分辨率均为1080×1920,但是Oculus使用的是三星的显示屏,而蚁视头盔则使用的是夏普屏幕;Oculus目前仅兼容PC,蚁视头盔则兼容PC、PS、XBox、Android设备和蓝光播放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显示方式。蚁视科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研发了一套独特的非球面镜片组,以杜绝画面的球形畸变(画面的四个角向外拉伸)。详细可以看他们在KickStarter众筹时的 视频,或我们往期的 专访报道。
对于蚁视头盔来说,有了硬件还远远不够,所以覃政表示,他们已经与一些中小游戏工作室展开了合作,开发虚拟现实游戏。同时,蚁视科技也在与游戏引擎(比如Unity)进行合作,希望可以让更多开发者用蚁视的SDK开发3D、2D游戏。
蚁视头盔将于近期发售,售价为1499元,与之配套的体感抢售价为699元。
蚁视VR相机
这款相机采用了两组7层镜片广角镜头,两组SONY 16M 1/2.3背照式CMOS,支持IPX 7级防水。另外,这款相机还配备了双麦克风,采集更真实的声音。与其他相机不同的是,这款相机是头戴式的,它会跟随用户的头部运动,采集画面。它的售价也是1499元,预计在四个月后发售。
手机也有头盔:“机饕”
机饕,名字很怪,这是因为他们为这款产品写了一个现实魔幻主义的故事作为背景——一只贪吃手机的饕餮。
覃政在发布会上描绘他眼中虚拟现实设备领域应有的形态——以三种不同级别的产品所构成的金字塔。在最顶端的,不必多说,自然是由体感设备、虚拟现实头盔组成的套件,第二层则是虚拟现实头盔,而在最底层的,也是最易于普及的产品——手机头盔,也就是与“暴风魔镜”类似的产品。
除了以上三款产品以外,蚁视科技还向大家介绍了正处于研发阶段的四款概念产品。首先是更加轻薄的蚁视头盔,这也将是下一代新产品。第二款产品则是正在开发中的AR眼镜,它采用了复眼光学技术,并将配备浮空手势操作功能。从现场VCR的描述来看,蚁视AR眼镜大有取代电脑、电视、手机的野心与可能性。
第三款产品是全息现实(HR)眼镜。听起来可能比较抽象。大家或许都知道以“先拍摄后对焦”为特色的Lytro光场相机。HR眼镜与之效果类似,但是Lytro专注的是图像的采集,而HR眼镜则聚焦与图像的显示。
如果说HR眼镜太过抽象,那么第四款概念产品可谓前沿。它由96个摄像头透镜组成了一个阵列,可以同时进行图像采集和显示,在两层镜片中间存在3mm的空隙,完成调试之后,放在这3mm空间中的任何物体(现场演示用的是丝带)会彻底“隐形”。覃政希望采用这种技术制造出一个隐形的空间,甚至应用至其他领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