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可穿戴设备十大热门产品评测汇总

尽管可穿戴设备产品备受质疑,尤其是续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导致市场一直“不愠不火”,但不少企业也还是看中可穿戴市场,为了抢占蓝海都陆续发布了自家公司的可穿戴产品,包括小米华为这两大手机厂商巨头也跨界加入这场持久战,现在小编就一起来为各位汇总一下2014年那些热门产品评测报告吧,看看哪一款才是你的最爱!(排名不分先后)

  华为荣耀智能手环

6月24日,华为荣耀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除了会上最耀眼的华为荣耀新旗舰--荣耀6之外,还有一款智能穿戴设备也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从发 布会上获悉,这款穿戴设备名为“华为荣耀手环”,售价定在了888元。到底这款荣耀手环在实际使用表现如何,下面我们就从今天的评测内容中来寻找答案吧。

要称为智能穿戴设备,首先你必须要是一个非常灵巧、轻便的,可以进行方便佩戴的随身设备,之前也见过一些打着“智能穿戴”旗号的新鲜货,但总觉得其中有一些 方方正正样子的穿戴设备,并不会让我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而再拿到华为荣耀这款手环后,弧形的屏幕设计以及腕表式的佩戴设计,看上去都很富有时尚 感。同样,也让人有了更好奇的心思去“鼓捣”这款智能手环。

荣耀手环在“体重”方面也是保持的非常不错,不论是将它拿在手上还是直接佩戴在手臂上,都不会觉得它有多重,用我自己的话来讲就是非常的轻便,没有任何的压迫感。

其次,荣耀手环的腕带选用的材质也是颇为讲究。它采用TPSIV热塑性硫化硅胶,采这用硅胶材质的腕带具有耐磨、抗UV、不易沾惹灰尘,同时在触感方面也非常细腻、舒适,适合上时间佩戴。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佩戴手环也不用担心手腕出汗。

手环采用按扣设计,腕带共有六个可供调节大小的按扣。大家在购买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手腕粗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适的选择。由于手环腕带采用的是硅胶 材质,手环在柔韧性方面也是令人非常放心。即便你所居住的环境气温较低,它也不会因气温低而变硬、变脆。适合在多种不同温度环境下使用。

荣耀手环配备有一块1.4英寸的超薄OLED柔性显示屏,在这款屏幕中可以显示实时时间(手环电量)、运动状况以及睡眠时间。各项功能的切换需要用到手环上方的功能切换按键来进行实现。

荣耀手环除了可以显示实时时间、手机闹铃同步提醒外,在运动以及睡眠方面的监测功能也是非常有益的。 运动方面不仅可以提示你当前所走(跑)的步数,而且还能根据你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信息转换成消耗的卡路里能量。不过,要想实现以上这些功能,还需要 我们提前做一些准备。

在荣耀手环手机APP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的运动(活动)量,来制定自己的行走目标,在达成设定目标之后,荣耀手环会自动触发一个3~5秒的震动提示。这里温馨提示大家,每天行走1万步左右,是比较健康的呦。

第二个功能,睡眠监测功能,或许会很受那些睡觉不踏实的朋友的关注。只要你一直佩戴手环,在休息、睡觉的过程中,荣耀手环会自动判断你的睡眠质量。手环屏幕中显示的为你每天的睡眠总时间,而在手机APP中还能具体显示到你轻度睡眠和深度睡眠的时间,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荣耀手环还具备了IP57级别防尘防水,在日常使用时(洗手、洗澡、游泳)也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出现“罢工”的情况,在密闭、安全性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在充电方面,荣耀手环直接将充电底座和腕带融为一体,充电接口也是很常见的规格。无需用其他任何附属配件,直接将手环插在带有USB接口的电脑上即可进行充电。而且在我的实际使用感受中,荣耀手环的充电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续航方面,在一次充满电基本可以满足一周左右的持续使用时间,OLED材质的显示屏幕更为省电。此外,它还具有低电量智能提醒功能,确保手环的电量保持充足。详细评测请点击>>>

  小米智能手环

小米手环是小米2014年年度发布会上第二款亮相的产品,小米手环延续了小米产品一贯的高性价比,定价仅为79元。

小米手环的主要功能包括查看运动量,监测睡眠质量,智能闹钟唤醒等。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查看运动量,监测走路和跑步的效果,还可以通过云端识别更多的运动项目。小米手环能够自动判断是否进入睡眠状态,分别记录深睡及浅睡并汇总睡眠时间,帮助用户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

小米手环是一款让你看着眼熟的产品,你总是能在小米手环身上找到Misfit Shine的情怀,从设计的流行元素和肢体语言上,都是如此。当然,这不是小米手环的错,在小米手环之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与Shine外观相似度高达95%的产品。与那些手环相比,小米手环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创新。

比如,它采用的是长条形、两头椭圆的银色追踪器主体,而非圆形;主体上有3颗LED灯,而非12颗,当你给手环充电的时候,它会发出绿光,并且在随后的环节,你会看到,它用来显示状态的灯光颜色是可选的。

腕带材质方面,小米宣称其采用了亲肤感橡胶材质。它拥有12个按扣孔,适合不同粗细的手腕。在我将Fitbit Force、Jawbone UP24和小米手环一起淋浴后,前两者表面的水迅速滑落,大部分面积都没有积水,只有极少数的水珠。而小米手环则几乎整个腕带表面都是湿透了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

当你在使用之前,我建议你先给手环充满电。小米官方宣称,充满一次电可以长达1个月的续航。根据我的理解,由于追踪器主体只有3颗LED灯,它平时也不负责闪烁的工作供你消遣娱乐,所以才能做到如此节能。

小米手环佩戴的舒适度较为让人满意,如果你不关注手腕,它几乎没有存在感。腕带不容易沾染上生活浮尘,一如Misfit Shine腕带材质。不过说句实话,还是原创的更加让人满意,从整体厚度、表面处理都是如此。

此前,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智能手环,但是自动识别运动和睡眠状态的产品却凤毛麟角,即使Jawbone UP24和Fitbit Force也不能做到。最早能够自动识别睡眠状态的智能手环应该是Misfit Shine这款小米手环的“人生导师”,Misfit不需要你通过敲击或者在手机App上进行设置就能自动监测你是处于睡眠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小米手环在自动识别状态这项功能上表现出色。比如我的同事在用Vivo手机帮我测试的时候,他告诉我,小米手环在检测睡眠上相当准确,他那晚的确凌晨2点多才睡,8点10分醒来的时候,他快速看了一下手环,发现手环上的监测记录相差不到1分钟,这说明小米的确在它上面下了功夫。详细评测请点击>>>

inWatch π智能手表

inWatch π 是国内首个圆形表盘的智能手表产品 ,除了接地气的传统腕表造型外,它也是首个将续航推上6个月的产品。其工程机已经流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真容究竟如何吧。

inWatch π屏幕材质采用直径为3.5cm的蓝宝石玻璃表面,表盘两侧为316不锈钢材质整厚度约为7.7mm,表带为14mm真皮表带 ,真皮的佩戴感十分有保障!不需要充电与6个月的连续续航惹得许多人的喜爱。除此以外,厂家还免费赠送三年的更换电池,可自主更换。

inWatch π采用与目前很火爆的Moto 360智能手表相同概念的圆形表盘设计,但两者在功能上并不一致。说inWatch π是手表不如说它是一件饰品的追踪器。它可以记录运动数据、饮食睡眠等,及电话信息的提醒,但数据的显示只能在手机完成手表无法即时查看。

inWatch π本身不具备屏幕的操作功能,不支持滑动(但支持敲击,摇晃查看时间),更换表盘桌面,显示详细的信息以及提示内容等,推送的电话及短信只会提示出震动及声音但没法查看详细。它简单的屏幕操作实现有:双击屏幕会亮两个点,第一个亮的是时针,第二个是分针;双击点亮LED灯实现,来电提醒震动加LED灯全亮。

inWatch π的时间显示方式设计非常新颖,但同时对于习惯时钟刻度的人群可能带来小小的不便。同时inWatch π没有屏幕,没有预装类似Andriod wear这类的系统,手表只负责这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环差不多。但是表盘的圆盘设计确实十分吸引,整体的外观十分养眼,但是表盘表带的大小长度对于我们男士来说可能较为之偏小。APP方面目前安卓的还是beta版,很多功能或没或还不完善,苹果的还没出来。当然目前inWatch π售价为399元,相信这也会成为人们选择的关键。

inWatch π 和其 app 的功能包括:看时间,短信/电话/闹钟的提醒,以及健康方向的计步、睡眠监测、饮食管理。因为手表没有交互功能,所以所有数据采集和同步都是自动在后台进行的。

通过转动手腕唤起手表后,显示小时的灯会常亮,显示分钟的灯会闪烁。因为只有12个灯,所以精度只能去到5分钟。手表可通过震动和闪灯的形式进行短信和来电提醒,用户可以选择提醒方式(单独震动或闪灯,或震动+闪灯)。其闹钟提醒被集成在睡眠监控功能内。通过设定睡眠和起床时间,应用会预启动睡眠监测模式,并在起床时间以震动的形式叫醒用户。健康功能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睡眠”三项,应用会根据用户输入的生理数据,自动生成“轻、中、重”三级的健康计划,每个计划中都有不同运动、饮食和睡眠要求。

饮食管理功能需要用户记录自己吃的食物,以此计算摄入的营养量,可以计算出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的精准摄入量。早午晚三餐都有不同的套餐类型选择,但用户只能选择十来种食物的类型和份量,精确度不会太高,而且需要用户自觉记录,感觉意义不大。运动计步功能会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步数,并根据用户身高计算步行距离。手表会自动识别用户的不同运动类型,自动打上步行、跑步等标示,这个比较赞。

值得一提的是,手表可以离线记录7天的运动数据,即使一段时间忘记和手机同步也不成问题。上图是应用没出来前,手表自己记录的运动数据。睡眠记录会以时间线的形式,记录用户不同时间点的睡眠状态,并统计深度和浅度睡眠的时长,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睡眠质量。当然,如果睡觉没带手表,睡眠监测就无法发挥作用了。详细评测请点击>>>

  Garmin vivosmart手环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面上的健康追踪设备和智能手表产品可谓多不胜数,但只有少数设备能够兼具这两类产品的功能。佳明就是其中的一个。

它既是一款170美元的手环,拥有健康手环该有的一切功能:追踪步数、卡路里消耗量、行走距离和睡眠状况;又是一款拥有OLED屏幕的智能手表,支持显示邮件、短信、Twitter和Facebook通知以及来电方面的提醒信息。问题就在于,它能够同时担当好健康追踪设备和智能手表这两个角色吗?

Vivosmart的优点包括:1) 少有的还可以用作智能手表的健康手环;2) 电池续航时间长;3) 可根据最近的活动调整每天的步数目标;4) “move bar”可有效提醒多活动,多走走。

缺点包括:1) 不可以在该手环上删除或者存储信息,通知信息不支持交互;

2) Garmin Connect健康应用在激励用户方面做的还不够;

3) 长时间穿戴会有不适感;

4) 容易刮花;

5) 智能手机兼容性有限。

作为首批开发出可兼作智能手表的健康手环的公司之一,佳明值得称赞。但是,Vivosmart在人体工程学设计上做得不够好,会让人产生不适感。它的相配应用在激励用户上也没什么建树。与此同时,智能手表式的通知提醒功能吸引力不足,跟Vivosmart相对较高的定价并不匹配。

该手环带有一个隐藏式的OLED屏幕,该屏幕只会在双击后亮起。尽管已经测试了几周时间,该设备有时候还是无法一下点亮。点亮屏幕后,向左滑动即可查看各类数据,包括步数、行走距离和卡路里消耗量。Vivosmart有一个挺不错的功能:佳明每天会自动帮你调整步数目标,具体要看你最近一段时间的活跃程度。可以放心的是,该公司不会一下子将你的目标调到很高的水平,那些调整都是渐进性的。因此,你某一天跑10英里也不会对你第二天的步数目标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Vivosmart的一大特色是Move bar:你1个小时都没有活动时会显示在屏幕上的一条线。在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手腕有振动感,屏幕上会出现“动起来!”的指示。那条横杆会一直存在,直到你站起来行走至少两分钟为止。之后,你可以跳过它查看其它的东西,比如时间。

Vivosmart也许称得上健康手环和智能手表的混合产品,但从外形来看它并不像。它看起来像是常见的健康追踪设备——就是普通的橡胶手环,配有双击时才会发光的隐藏式显示屏。黑色版本看起来并不时髦,但看起来朴素,可以搭配大多数的服装。(除了黑色外,Vivosmart还有另外4种颜色选择。)事实上,该设备的设计非常简洁,甚至没有充电接口;就只是手环底下有充电针脚,它需要用专门的基座充电。该手环倒是有一些明显的大小调节孔,还带有含佳明logo的金属印记。不得不承认,那些细节并不起眼,不过它们大都隐藏在手环底下。总的来说,Vivosmart硬件本身并不引入注目,不过这也许是好事。

Vivosmart戴起来也还算舒服。得益于它的圆边和柔软做工,它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痛感。尽管如此,有时候戴着睡觉会觉得手腕受压,让人不想戴着它来追踪睡眠状况。另外,连续佩戴了几天后,该设备的塑料材料上多次出现凹痕。另外,通过那些大小调节孔,可以对手环的松紧进行调整。

该产品还支持50米防水(这一评级被称作“5 ATM”)。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它不仅仅可以戴着洗澡,还可以戴着游泳和潜水。唯一要注意的是,戴着Vivosmart去冲浪或者做其它的水上运动,它可能会有被冲掉的风险。试用期间,戴着它一边泡澡一边获得通知信息都无问题,该设备毫发未损。

最后来说下电池续航问题。根据佳明的网站介绍,该设备可以持续使用7天。虽然还没有验证过这一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确实拥有一些非常强劲的节电功能。举例来说,使用两天半后,它仍剩下一半的电量,而且使用期间它还持续稳定地收到通知信息,晚上也进行睡眠追踪。详细评测请点击>>>

Apple Watch智能手表

作为今年最受期待的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9日(北京时间10日凌晨)正式发布,总算没有让人失望。苹果团队三年磨一剑的产品并没有惊艳到我们的眼球,它一改苹果往日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理念,Apple Watch拥有2种尺寸表身、3种材质表壳、七八种表带材质、每种材质又有多种颜色,组合在一起足以达到上百种选择。

材质方面Apple Watch采用了特制不锈钢及铝合金来打造,其蓝宝石屏幕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中Apple Watch Sport采用的是强韧的lon-X玻璃),分辨率达到了Retina级别,略有凸起的玻璃给人一种立体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小屏幕的进行扩展,不会出现手指触摸到边缘产生割手的感觉。

在表盘的右侧Apple Watch保留了传统手表中数码表冠并在下部添加了相应的长条形按钮——Digital Touch,它在手表中起到Home键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它回到主屏幕。在目前所有的智能手表中我们没有看到过类似苹果Apple Watch的数码表冠设计,因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观的整体性。

虽然有多种材质的表带和五颜六色的版本可供挑选,不过方形表盘设计并不会让Apple Watch紧贴在手臂,但足以让其底部的四个传感器和身体有亲密接触,这四个传感器均采用蓝宝石玻璃覆盖,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人体数据支持。

手表机身内部安装了TAPTIC引擎,并引入了全新的Apple S1处理器,帮助Apple Watch独立完成各项任务,Apple S1是苹果为Apple Watch量身打造的一款芯片,将许多子系统集成到一个极为紧凑的模块中,然后使用树脂将其完全密封,以保护电子元件免受撞击、磨损和其他组件的干扰。

另外Apple Watch还拥有独立的机身存储、微型麦克风和WiFi模块,机身存储可以存放更多音乐,WiFi则可以用来拨打电话并与其他设备相连。同样Apple Watch是一款防水产品,你可以在水下或者洗澡时使用,但苹果并没有提供防水级别和具体的防水深度。

另外Apple Watch还被设计为抬手亮屏,,特意为提醒和通知加入了触觉层面的沟通,例如,在收到信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来自表背的轻微触动,就像手表轻轻 “戳” 了你一下。

它还配备常用的手势操作,比如我们早就习惯的缩放和平移,操控流畅而灵敏,苹果的Force Touch技术可以通过它们来感知轻点和按压的区别,继而随时应你所需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反应,例如进入 “信息””的操作菜单,或是进入选择不同表面的模式。详细评测请点击>>>

  Moto 360智能手表

7月首次亮相的Moto 360智能手表让首批采用Android Wear系统的方形屏智能手表相形见绌。它可能是我们目前见到过的最接近于传统手表的产品,外观设计上也可能是最令人惊艳的。但这足够它赢得人们手腕上的一个位置吗?

2014年9月5日,摩托罗拉公司日前发布了饱受期待的安卓智能手表Moto 360。Moto 360设计美观,采用经典圆盘式设计,打破了智能手表的设计常规。但来自亚洲供应链的传言称,Moto 360的设计过于不符合常规,可能面临生产难题。摩托罗拉公司称该产品的外形与传统手表类似,将采用圆形表面设计,并用高级材料制成。

Moto 360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设计,不采用这样设计的产品在生产中会遇到大量问题。所有电子产品元器件都“棱角分明”,例如主板、处理器、电池和显示屏,因此圆形设计将使Moto 360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据悉,摩托罗拉在生产Moto 360元器件、组装,以及切割圆形显示屏方面都面临困难。

moto360在外观设计、材质运用上跟此前的智能手表划清了界限,如果不是因为它能够触控操作、需要充电以及运行了一些软件,将它放在传统腕表的世界里,它或许也同样璀璨。圆形的表盘采用不锈钢材质,表带采用芝加哥一家企业生产的优质皮革材质。出厂时提供的是黑色表盘搭配黑色表带、未经着色的不锈钢表盘搭配灰色或石灰色表带,未来还将提供售价为300美元的金属表带款式。看上去,moto360就像是对传统腕表的一次简约主义之旅,如同一位优雅的绅士。

Moto 360表盘右侧有一个类似传统腕表表冠的按钮,是类似手机的home键,短按可以点亮或关闭屏幕,长按住几秒钟则可以调出设置菜单。它的设计上最让处女座无法忍受的是,屏幕下方多出来的黑色线条,该位置是光线传感器,不过大家都说它放在这个地方很丑,我倒是觉得可以接受,可能对缺陷美向来采取包容和怜惜的态度的缘故。

Moto 360的背部则采用的是塑料材质,但设计得相当前卫,有一种晶莹剔透的质感,中间有能够发出绿色led灯光的心率感应器,以及无线充电感应装置。四周一圈说明是介绍moto360的主要功能和特性的。

Moto360内置TI OMAP 3 processor,这是一款极为古老的处理器,拥有4GB内存和512RAM,屏幕大小1.56英寸分辨率为320x290,ppi为205。支持蓝牙4.0。通过拆机还发现,在广告中摩托罗拉宣称Moto 360的电池容量为320mAh,但实际的电池容量乃是3.8V300mAh,与Samsung GearLive相同,但比LG G Watch的400mAh容量更小。

腕表成为流行时尚配件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从机械表到电子表的变迁,手表已经经历过多次进化,然而腕表的经典款式仍旧历久弥新,其上百年的经老不衰,证明了该设计的实用性和典雅外观。我们对Moto 360的希冀是,通过我们对未来手表的重新想象来加快这一历史的发展。Moto 360能够保证用户对时间的基本要求,通过警告和通知功能告知用户日程,只需转动手表就可清楚地看到邮件,来电,日程和朋友信息。

Moto 360同样配有语音助手功能,与其他采用Android Wear系统的产品一样,该款设备也将对“OK Google”语音命令作出响应。用户就可以向语音助手提问问题,诸如火箭和爵士的比赛结果,航班的时间,计划和约会的时间等。用户还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发送短信,定闹钟和写备忘录等。用户可以通过这款手表获取电子邮件、未接电话、日程安排的提醒信息。详细评测请点击>>>

  Microsoft Band智能手环

Microsoft Band是微软首款智能手环,于10月30日发布。它内置10颗传感器,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三轴加速计、陀螺测试仪、环境光陀螺仪、光线、体温、紫外线、电容传感器、光电式心率计和GPS等,各种逼格。它除了能够自动识别运动模式外,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从而提炼出对用户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

Microsoft Band 主体部分是一种半刚性的塑料带,在腕带两端设计有一个可调扣,用户可以非常容易的放松或者收紧腕带。Microsoft Band 虽然具有防水功能,但仅能防汗水、防泼溅,防水等级为IP 54。该产品的一大卖点在于同时支持三大移动平台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就这一点,微软赢了。

使用 Microsoft Band ,手机只需升级到 Windows Phone 8.1,实际上你需要 8.1.1 或“Update 1”,否则你无法使用 Cortana,也没有 Facebook Messenger 磁贴、电子邮件磁贴等。所以那些运行开发者预览版的手机需要先进行更新。

每个拥有智能手表的用户都体验过通知功能,抬起手腕就能看到通知真的非常方便。即使把手机放在其他地方,仍然会知道有人给自己发了短信。和一般智能手表相比,Microsoft Band 的蓝牙支持范围很广,基本在四居室中等大小的房子里可以保持连接状态。

尽管有 Cortana,Microsoft Band 却不支持语音回复新短信,只能选择一些预生成的回复,这样的设计貌似有点反人类。如果你想发送自己的回复,必须长按操作按钮启动 Cortana,经历整个完成过程才能发送新的文本消息。

Microsoft Band 拥有多达10个的传感器,能够稳定地收集各种运动锻炼数据,似乎很有前景;不过它监测的一些数据并不准确,使用体验也欠佳,Microsoft Health健康应用同样有待改进。

带着微软手环跑步绝对要比带着手机方便,并且微软手环的心率监测器非常强大,不但显示心率,还会提供及时的反馈,告诉用户现在的身体状况。但是微软在跑步跟踪功能并没有多少创意,使用 GPS 来跟踪所运动的距离,由于打开了GPS,所以会比较耗电。现在微软手环仅支持两种类型的活动,跑步+锻炼。并没有细分,例如,在跑步中并不能选择慢跑还是走路。而选择锻炼就没有 GPS 跟踪功能。

只要涉及到距离问题,不管你是徒步旅行、骑自行车或是步行,最接近的选项就是“跑步”,这样的设置显然不够人性化。希望,微软能在后期优化。详细评测请点击>>>

  GoPro Foream可穿戴相机

11月28日,Foream将Ghost S正式推进中国市场,并将产品更名为Foream Drift Ghost S。 Foream Drift Ghost S(以下简称Ghost S)充满浓厚科技感的包装风格用“惊艳”二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如果通俗地讲那就是“高大上”。经过后来了解得知,原来Ghost S的包装设计曾荣获德国汉诺威设计奖(iF),这无疑是工业设计界的一大殊荣。

除了摄像机本体,包装中内置了丰富的配件,其中包括中文指南和多国语指南、电池、后盖、遥控器、数据线、麦克风延长线以及相机固定底座、3M泡沫胶座和腕带。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腕带是为遥控器准备的,而非相机。

Ghost S的整体规格为105×52×33mm,同样获得德国汉诺威设计奖的它采用子弹型设计。磨砂手感的机身采用金属材质打造,并在表面涂有PC材质,能够有效地防尘和减震。Ghost S正面搭载了一块2英寸并配有康宁玻璃的LED彩色显示屏,非常坚固。背部则有扬声器和用于固定基座的螺丝孔。

机身前端搭载了一个160度超高清可旋转广角镜头,顶部配有四个橡胶按钮,分别为菜单、向上、向下以及开关机/确认键。此外,机身尾部的后盖默认为密封性极强的防水盖,我们可以将其自行更换为随机附送的数码盖,以便于随时传输数据。

Ghost S搭载了像素为1200万的索尼IMX117背照式CMOS传感器,能够流畅地为我们摄录最高分辨率为1080P/60帧,720P/120帧,480P/240帧的视频。相比于GoPro,Ghost S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需购买任何外壳,裸机即支持防水防摔。

此外,Ghost S的电池容量为1700mAh,在笔者的实测过程中,电池能够提供约2.5~3.5小时的连续摄像时间。续航能力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平均水平。

Foream Drift Ghost S搭载了一个160度超高清可旋转广角镜头。既然是广角镜头,在拍摄出片时难免会有画面变形的情况出现。好在系统为我们提供了FOV160/127/90三种拍摄视角,能够让我们在画幅大小和边缘变形之间做出权衡。

Ghost S的拍照表现虽难称完美,但对于产品的运动性与出色的便携性而言,它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如果您对画质有更高的要求,建议您选购APS-C及以上的单反相机。手持拍摄过程中,得益于Ghost S子弹型设计,握持手感极为出色,远远超越了必须以拿捏姿势拍摄的GoPro。

值得一提的是,Foream Connect还自带视频剪辑功能:在云端便可处理用户上传的一切录像。在接下来的版本中,开发团队还会加入视频美化功能。这使之又从一个全新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变成了视频界的“美图秀秀”,对于很多爱美的女孩儿来说这项功能非常贴心。

Foream Connect APP的推出使得原本实用的Foream运动相机更加智能。此外,丰富多样并十分贴心的功能让这一APP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配对工具。而是一个多面的,集视频分享、美化、社交与一身的自媒体平台。详细评测请点击>>>

  咕咚2带智能手环

咕咚是一个致力于研发生产智能穿戴设备的公司,前不久我们曾为大家报道过咕咚发布了国内首个针对智能手环研发的系统—咕咚ROM1.0,将以ROM刷新的形式,改变现有智能手环的应用限制,让更多的功能和联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该ROM一经推出便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有助于延伸智能手环的寿命。

相比于前代设备,咕咚2代智能手环添加了一块LED灯阵显示屏,能够更直观地位用户现实读数。咕咚2的外观设计也更为硬朗,适合更多的人群。

咕咚2代智能手环共有黑、蓝两种颜色可供用户选择,今天我们拿到的评测样品是蓝色款。手环采用传统的卡扣式设计,佩戴方便。最大腕宽59mm,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手腕。它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能与用户的手腕完美贴合。手环重量约20g,佩戴起来无重物感。

很多消费者钟情于Fitbit Flex的硬朗外观,却因为它没有屏幕、不能为我们直观地反映数据而不得不放弃;也有很多朋友垂涎于Nike FuelBand华丽抢眼的LED灯阵屏,却无奈于其足以令人生畏的价格。而咕咚2代智能手环则很好地结合了Fitbit Flex与Nike FuelBand的这两个优点,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时尚感与科技感兼具的外形。

咕咚2代智能手环首次使用需要为设备充电,我们可以通过包装中内置的充电线夹来实现。比起前代产品咕咚S的直插式充电,虽然充电夹的设计需要耗费用户一定时间来找准手环内侧的充电口,不过这里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我们可以将夹子随意夹在手环的任何位置,通过上下滑动充电夹让金手指自动扣住触点。

值得称赞的是,整个充电过程不到两个小时。充电完成后,我们需要下载官方APP并关注咕咚的微信公众账号。安卓和iOS手机可以在各自的应用市场中搜索“咕咚”即可获得,十分方便。经过多次更新后,咕咚APP目前已经非常完善,不过在交互方面略有不足:很多功能需要用户通过点击按钮进入二级甚至三级菜单来发现,这也许是官方为了保持清爽UI而做出了不得已的妥协。

当用户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配对后,可以使用APP来控制手环,并能实现其中绝大部分功能。包括运动计步、睡眠监测、距离统计以及由咕咚精心定制过的训练计划。此外,我们还可以体验到APP内置的社交功能。其中“附近群组”功能能够让我们结交超多兴趣相投的运动发烧友。而“竞赛”功能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加入由其他用户发起的限时健身赛,十分有趣。此外,咕咚官方也积极地举办了各种“乐活动”,并有好礼相送。

总的来说,咕咚2代智能手环上手简单,用户体验瑕不掩瑜。即便是没有使用过同类产品的朋友也能够轻松掌握一切操作。详细评测请点击>>>

  三星Gear Fit智能手环

Gear Fit的主体采用弧形设计,弧形的1.84英寸Super AMOLED屏幕(三星显然知道自己在显示技术方面的优势),分辨率为432×128,显示效果相当艳丽、清晰,从实际使用情况下来看,即使在强光下也能带来不错的显示效果,你可以把亮度等级调至6档,即户外模式。不锈钢金属包边则提升了产品的时尚质感,它的底部也同样是曲面设计,并有一个充电接口和心率感应器,磨砂质感和皮肤的接触很自然。

构成Gear Fit的每个组件都有着自己明确的“分工”。大小1.84英寸、分辨率为432*128的Super AMOLED材质曲面屏幕不仅看上去很是养眼,同时也非常省电,最值得称赞的是还拥有相当不错的可视角度,这对于一款可穿戴设备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屏上显示当前时间,从右至左滑动后,依次有通知、设定、计时、秒表、运动和心率选项。选择其中一项后,屏幕上会显示出虚拟返回键,点击后返回主屏。按下Gear Fit上方的按钮也可以回到主屏。

Gear Fit配有一个光学心率感应器。但与一般心率监控器不同的是,它并不需要在你的胸腔上贴一些感应器,而是通过将光照射进皮肤,通过对血流的测量来推测心率。

Gear Fit并不是无所不能,现在它可以记录四种运动的数据:步行、跑步、骑车和徒步。骑车和徒步时,你需要携带手机,因为需要使用GPS。而步行和跑步时不需要携带手机。在测试中,Gear Fit也暴露出了更多问题。Gear Fit记录的步数不太准确,而且在步行了几千步后,附带的应用上仍然显示为0步。三星随后修复了这一问题,但效果有待检验。其他腕带不同的是,Gear Fit不会默认记录你的步数或其他活动,你需要手动进行选择,而且每天数据会自动清零。

在测试通知功能时,Gear Fit的表现很不错。戴上后,不用拿起手机查看提醒、邮件和社交网站上的新消息。重要的是,文本显示效果很好,没有阅读障碍。而且,虽然Gear Fit可以测量步数、记录心率,也会存储这些数据,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数据会得到相应的利用。

Gear Fit的操作系统简单易用,用户只需在菜单项目之间横向滚动即可,而那些可交互的界面元素的尺寸也比较大,用手指可以非常舒适地进行操作控制。系统界面与我们所熟悉的智能手机界面差不多,只不过被三星用一种比较智能的方式进行了适当简化。

Gear Fit是一款非常重要的产品,它让人不禁想起曾经大获成功的Galaxy S2针对初代Galaxy S的大幅改动,那个时候的Android智能手机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所以可供创新和冒险的空间比较大,而这与今天的可穿戴技术领域非常相似。三星先是推出了敢于尝试和接受失败的Galaxy Gear,随后再推出细微升级的Gear 2和大幅改动的Gear Fit,三星已经通过这一策略成功开创了一条自己带头的可穿戴设备发展之路。另一点值得称赞的是,Gear Fit的电池使用时间很长,基本可以维持5到6天的运行。

总体来说,在可穿戴设备上,三星似乎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外观时尚,功能多样,可能监测心率和步数等。但其仍有不少缺点,其一是价格不菲,比一般的腕带贵不少,而且只能兼容三星的手机,附带的手机应用也需要改进。详细评测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