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的未来:在商业领域或许还有救

可穿戴设备经过两年的发展,形式上已经有了一些改变。比如现在你不仅可以买到更漂亮的智能手表,甚至还有手镯、智能运动服、医疗设备等等,那么最初的可穿戴设备如谷歌眼镜,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似乎一时间,智能眼镜便从各大主流科技媒体上消失了。而此前的消息称,开发者逐渐放弃谷歌眼镜平台,似乎为智能眼镜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智能眼镜们,最终会走向主流还是被市场遗弃?

  昂贵的价格和有限的消费体验

谷歌眼镜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定位。如果作为一种消费级产品,1500美元的价格显然难以吸引消费者,这也导致使用群体有限、开发者无法从应用中获利的死循环。

当然,从一款消费级数码产品的角度来看,谷歌眼镜本身也不够成熟,比如电池寿命过短、应用程序有限等。再加上佩戴形式、隐私等问题,智能眼镜始终不能像普通眼镜那样让你佩戴一整天,甚至要比智能手表更“鸡肋”。

  商业领域则具有一定前景

消费领域的失意并不意味着谷歌眼镜一定会失败。作为一种前卫的新型设备,谷歌眼镜受到了商业领域的亲睐。一些公司通过为工作人员配备谷歌眼镜,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力应用,包括库管、订单装配、智能驾驶等等,通过眼镜这种主动式呈现信息的形式,来解决工作人员无法通过查看手持设备消息的问题。

未来的方向

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谷歌眼镜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让智能眼镜这种产品形式更加消费化。也许是低价、也许是实用性的提升,总而言之必须让普通消费者对它更感兴趣。不过,这可能需要整体技术的提升,来实现更紧凑、更具实穿性的设计。有趣的是,据传英特尔将为下一代谷歌眼镜提供芯片,或许能够改善其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