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带给大家的是新鲜感和颠覆性的使用体验。然而当最初的新鲜感结束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密接触,人们会不会发现,这些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可穿戴设备,也存在一些令人尴尬的缺憾。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人民网记者配备被称为“采访神器”的谷歌眼镜进行采访拍摄。据称,这部眼镜一个就价值1000 多美元,记者轮流佩戴,用于发布即时图品和视频。
可穿戴设备带给大家的是新鲜感和颠覆性的使用体验。然而当最初的新鲜感结束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密接触,人们发现——
健康隐患
头痛、过敏是谁惹的祸?
可穿戴设备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电脑从手机缩小到眼镜和手表这么小,体积小了似乎是一种不可阻挡历史的趋势。实际上它的意义不止于此——可穿戴设备离人体越近,健康的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
前段时间在kickstarter(美国一个创意方案的众筹网站平台)上出现的新产品Fibit,这是一个只有3.8 厘米的黑色塑料小玩意,可以测量你的活力有多丰沛。你把它带在身上,它就会持续追踪你走了多远的路,移动了多大范围等。你甚至可以在夜晚也带着它,因为它还能追踪睡眠的时长与质量。
然而,近日Fibit公司发售的健身腕带追踪器接到了大量的产品质量投诉。在Fibit 论坛上,用户们指出,他们在戴了这款产品后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现象。光这一条帖子的评论就有几百条,可见问题并非偶然。
2013 年10 月,谷歌推出第二代谷歌眼镜,首批限量2000 套。然而,随之而来的不全是赞扬的声音。
来自美国的一名粉丝抱怨说,自己佩戴眼镜第一个星期就出现了头痛的情况。
当时每天不管去哪儿,他都戴着谷歌眼镜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包括不断使用它拍照片、视频和进行网络搜索。如今,这名发烧友因为无法忍受谷歌眼镜带来的剧烈头痛,已经决定放弃佩戴这款产品。
眼科专家指出,佩戴这种眼镜会引起用户眨眼次数减少,所引起的视力疲劳和干眼症也可能导致头痛。
数据安全
谁窥见了我的隐私?
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会带来什么?可能很多人会对个人隐私保护产生更强烈的不安。
如果看过《黑镜第一季》第三集的人,就会对其中的伦理问题有所思考。未来,人人都植入内置芯片,记忆影像可被随时翻查。
眼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可穿戴设备强化了这种依赖性。当可穿戴设备到处印刻着健康指数、生活偏好、行为习惯、行动轨迹、工作履历的时候,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将大大增加。
像Sensatex Inc 公司的智能衬衫系统以及Under Armor 公司的E39 压缩衬衫这类智能服装技术能够远程监控服装穿戴者的心率、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除了帮助运动员确定并解决性能问题外,这类服装也可以被用来监控老年人或患者的手术后生命体征,或者士兵和消防员在危险情况下的生命征象。而这类服装的危险在于收集到的数据通常是通过蓝牙或无线个域网等协议传输,容易受到拦截和侵害。
有分析指出,可穿戴设备通过互联网释放出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经济、社会甚至政治利益。业界已经产生了担忧:数据安全或许会成为影响可穿戴技术发展的下一个瓶颈。
如何保管
太轻巧了也是个麻烦可穿戴设备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体积小,可穿戴设备有必要保持小巧轻盈,不然没有人会愿意去穿戴它们。这导致它们同时很容易被遗忘。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个“小家伙”不被弄丢呢,这是大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除了太小,挑剔的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粗笨”和脆弱兼具的外形也有意见。“钛金属边框看起来很好,同时很有弹性,但这也意味着谷歌眼镜无法像传统眼镜一样折叠,从而挂在T 恤前面或口袋里。而暴露在外的折射显示屏看起来很脆弱,我们被告知不可触摸这一显示屏。”这位用户认为,谷歌很贴心地提供了一款超细纤维外壳,能保护敏感元件,但最终包装之后显得很笨重,用户需要携带大手提袋。
如果你没有随身携带背包,那摘下眼镜后即使有眼镜袋,收纳起来也是颇不方便。
此外,电池也是个问题。在高强度的使用下,谷歌眼镜的电池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除非省着点用,否则一天一充的频率都达不到,分分钟变普通镜框。
当然,对于尚处在“襁褓”中的可穿戴设备来说,这些问题也许不算个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迭代,绊脚石都将会被踢开。
■延伸阅读
中国可穿戴设备风生水起
2013 年10 月8 日,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3 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的专项通知中,明确将可穿戴设备列为“支持重点”。要求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制可规模商用的多类型可穿戴设备。
在上述通知前半个月的北京通信展上已经有多款可穿戴设备,紧随中兴这次在CES 发布,华为在1 个月之后的MWC 上展出相关产品。国内已经或即将推出可穿戴设备的企业还有联想、盛大、酷派、海尔、奇虎、小米及大唐等。
IDG、经纬创投、北极光创投、戈壁资本、创新工场、德迅投资等一大批较早期的投资机构从前年就已经开始关注该领域。
截至2013 年9 月,国内可穿戴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案例已经超过30 起。
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前沿的深圳,IT卖场已有GEAK Watch、in watch、咕咚手环、智能项链“魔豆”及计步器和胎心仪等可穿戴设备销售。据卖场反映,除智能手表外,卖得最好的当属手环等健康类设备。
2012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占到全球四分之一强。2013 年至2015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增16 倍以上,数量超过4000 万部,市场规模将增加19 倍达到115 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