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井喷:价格趋理性 算法趋智能

回顾总是充满美好,回顾2014年的可穿戴市场,可谓充满荆棘和任性,并整体上呈现出多点开花、国外品牌接连发力,国内也似乎从沉睡中觉醒,甚至一些功能要比国外的品牌更打动人心,比如自动睡眠识别、多运动状态识别,作为手机的ID自动解锁,这些功能都是要优先于国外的技术进步的,这都是在短短的2014年铺陈在我们眼前的盛景。

  整体呈井喷 | 价格趋理性 | 算法趋智能

在过去的一年有几个时间点特别敏感,CES 2014、6月末7月初、9月、以及11月前后,这几个时间点以不同寻常的新品井喷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可穿戴的进程,这时间先闪了一些让我们可以被载入2014史册的明星产品,包括Moto 360、Apple Watch、微软手环等,当然还有一些以超低价格切入市场的产品,比如国内的小米手环、bong2以及众多初创品牌蜂拥而至,一时间好不热闹。

并且在几个方面,经过了2013年和2014年的价格红利后,整体开始呈现出走低的趋势,让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环趋于理性。当然,国外的Jawbone、Fitbit、微软、苹果等品牌依然走高端路线,不过除了微软都推出了相对低价的产品供入门级用户选择,这可能会成为2015年更为普遍的现象级。

我们经历了2013年基本上所有可穿戴设备都需要手动操作来切换状态。但是这种状况在2014年下半年迎来了改变,随着对算法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智能手环、手表新品,尤其前者基本都在朝着自动识别睡眠、运动状态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有小米手环、bong2,国外有Misfit Flash、Fitbit Charge/Charge HR/Surge系列,以及Jawbone UP3和微软手环,它们或多或少提前感受到了未来的科技趋势,并义无反顾。明年这种智能化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对算法的进化将进一步提升。

年度智能手表:外观颜值和材质决胜负

尽管智能手环要早兴起于智能手表,但是纵跨整个2014年,最喧嚣的一定是智能手表,因为当一个又一个大牌进入智能手表市场,包括苹果Apple Watch、Moto 360、三星Gear系列、LG G Watch系列、索尼SmartWatch系列……都让整个2014年的智能手表充满故事性。

对于当前的智能手表而言,在功能和续航时间还无法撬动用户芳心的情况下,外观的设计语言、材质做工就成为很多消费者衡量它是否值得买的决定性因素。这里面最成功的范例当属Moto 360和Pebble,以及首次加入了曲面屏设计的三星Gear S。Moto 360以最接近用户审美的圆形表盘俘获了无数消费者的芳心,并且不锈钢金属表盘、真皮和金属腕带,都让它成为传统外表的最佳替代品。

而Pebble更绝,它走了一条和Moto 360极为相似的路子,不过Pebble Steel的表盘则是方形,拥有超长续航。三星Gear S可以让你忘掉手机,它就是一个微型的手机,并且曲面屏的设计很异类,也很个性。

所以,无论是在智能手机时代,还是在可穿戴时代,都是看脸的时代,颜值越高的智能手表,用户越爱得不能自拔。

年度智能手环:多传感器渐入佳境

尽管被智能手表夺去了不少关注度,但是智能手环主打的健身、运动追踪功能以及更具亲和力的价格,让这个新品类依然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度,并且随着人们对智能手环认识的加深,智能手环加入了更多传感器来取悦用户,并试图帮助用户更好的监测和管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我们评选的产品中,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监测心率还是紫外线强度、皮肤温度甚至是血氧、血糖水平,都意味着这些传感器试图帮助我们预防各种疾病,并在今后的日子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情况会在尝试中随时有所调整,一旦某款传感器所代表的功能在2015年被认为是鸡肋,很有可能如流星般陨落;当然也会有更多的新的传感器加入进来,直到其整合成一个出色的解决方案,最终成为一种行业标准,这是我们在今年看到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描述。

  年度其它智能硬件:打健康牌,寻求差异化

借着可穿戴的这股浪潮,不仅仅是穿戴式设备井喷,各种功能的智能硬件也借着这股东风席卷了我们的生活角落,比如智能体重秤、智能水杯、智能防丢贴等。尤其智能秤和智能水杯,对于宁愿饿着也不愿意胖着的女生有着莫大的杀伤力,当你往上面一站,通过APP就能分析你的体重、脂肪含量等体质成分,这正切入了女性消费群体的死穴。

而智能水杯则打着健康饮水的理念成为我们办工桌上最亮眼的风景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第二代智能水杯的到来,能够自动鉴别杯子内液体成本和卡路里热量的智能水杯开始出现在众筹网站上。并且,相信明年初,我们还将迎来一波智能水杯的洗礼,今天你喝水了吗?

总是,在还有薄薄的2页日历就将告别的2014年,可穿戴呈现出井喷之势。同时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意味着试错正成为下一波可穿戴设备的使命,在传感器算法上很可能在2015年取得重大事突破,直到有一款真正打动用户生理需求的产品问世。而这如果不能是Apple Watch的话,我们或许还能期待一家初创品牌拔地而起,成为可穿戴领域的领头羊,那么,会是谁呢?我们等着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