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受“冷落” 这五点有待改进

2014年,肯定有很多人都买了可穿戴健康设备。我们可以用它们统计我们步数,行走的路程和深度睡眠时间。不过,在我们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冷落”它们,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身上存在很多瑕疵,需要改进:

  1.它们需要更好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智能手环实际上就是被一层塑料包裹起来的传感器。它们的功能和配置都非常有限,对于那些仅仅使用几周时间,而后就扔到一边不管不问的用户来说,这类设备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很多这类设备并不贵,对于生产商来说,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态就成为了它们的摇钱树。但是,随着2015年可穿戴设备的逐渐成熟,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这类设备将不好卖。

很多用户都已经购买或者扔掉了他们首款可穿戴设备。但是,他们也希望第二款设备能够提供更多功能。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可穿戴设备公司如FitBit和Jawbone开始发布新设备,它们拥有更多的传感器,更成熟的算法来收集和处理用户的生物指标数据。这些新功能将成为2015年可穿戴设备竞争的新筹码。它们可能不是100%的准确,但是消费者期望它们到来。生产商也正开始在运动手环中融入类似智能手表风格功能,比如显示来自智能手机的通知。

  2.它们需要更舒适

这听起来有点过分挑剔。但是,这却不是小问题。我们可能要在白天、黑夜、在体育馆、在床上都佩戴可穿戴设备,因此它们必须戴着舒服。很多可穿戴设备戴在手腕就让人感觉不自在。比如,当我们在刚开始尝试微软智能手环时,可能会感到它戴在手腕上比较“僵硬”。此外,当这款设备上如果滴上汗液,触摸屏灵敏度将会下降。

智能手表制造商需要为手环产品材质做更深入的研究,并在选料方面做出大胆创新。

  3.外观设计需要改进

很多今年进入市场的可穿戴设备都主打低价。比如,小米Mi售价仅有13美元。美学似乎不是放在第一位的,廉价可穿戴设备通常看起来档次就很低,就跟玩具一样。

与此同时,高端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通常个头比较大、体型比较笨重。这类设备也存在美学问题,不过它们主打着技术。这类设备拥有很多功能,设备零部件尺寸较大,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做支撑。但也是它们为何笨重的原因。锂离子电池无法为智能手表电池容量带来革命性变化。生产商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寻求一些可行的替代办法。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智能手表行业。

  4.关联信息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同时使用多个健康设备,比如智能秤,营养追踪器,睡眠追踪和运动手环。我们可以打开所有匹配的应用软件,然后仔细阅读所有相关数据,比如收集到的步数,睡眠时间、日历等。但是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呢?

通常,可穿戴设备会产生很多数据,但是他们却无法给出我们能够使用关联信息。一款设备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休息时心率数据,但是它却不能在心率处于危险状态下给我们做提示。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他在训练过程中,在平常人眼中的危险心率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正常的。我们希望,2015年智能手表制造商能够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提供一些有实际用途的关联信息。

  5.应用软件便于操作

一些搭配可穿戴设备使用的应用软件设计比较糟糕,甚至都很难看到或者理解他们所收集到的信息。如果应用软件很难阅读和理解,设备也就基本没用了。由于用户生物指标数据通常都是以表格或图片形式呈现,因此应用软件必须充分利用显示屏空间来展示这类数据。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很难看到这一切。

数据显示,2015年运动和健康可穿戴设备将迎来爆发。正如一家可穿戴设备公司CEO所说,设备将变得更容易操作,且价格降低。市场很成熟。

希望竞争能够大浪淘沙,过滤掉一些“低级”玩家。我们期望2015年,可穿戴设备能够拥有更丰富的功能和更舒适手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