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哪家强 两败俱伤还是第三方崛起?

微软在去年下半年正式发布了其第一款穿戴设备Microsoft Band(微软智能手环),据悉,这款手环售价定为199美元,目前已经在美国微软商店开始售卖。从微软智能手环的推广方式和合作伙伴来看,微软这次主打的是健康、健身相关领域,而在笔者看来,这款智能手环现阶段还是叫“健身腕带”比较合适,但不否认其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发布会中微软还推出了自己的健康平台Microsoft Health,这种可穿戴设备(手环)+综合平台的模式,也让人不禁想到了今年苹果WWDC大会上发布的Apple Watch和 HealthKit 健康平台,苹果和微软都透露出各自在数字健康与移动医疗领域的野心,可以预测,未来在健康医疗领域微软和苹果必有一战。尘土飞扬之下,是一方称霸还是两败俱伤、亦或是第三方崛起,这都还是未知。或许我们可以从双方的一些细节之处看出一些端倪。

  生态说

从新发布的Microsoft Band手环和Health应用同时支持iOS、Android和WP众多平台的做法来看,微软正试图建造一个跨平台的健康管理生态圈,这一做法有可能让微软在鲜有作为和“起步稍晚”的可穿戴领域获得一些成绩。而苹果则借助 iPhone,Apple Watch 和第三方硬件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展示在Health 应用中。相比较来说,苹果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更为完善,微软则稍有落后,但微软在云计算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超强布局和实力,又给了微软在未来健康医疗生态圈建立的一个可能。

  开放论

开放和闭源一直是消费类电子一个比较关心的话题,开放的谷歌带来了潮水般上涨的用户,而封闭的苹果却给了用户流畅的体验和操作。纳德拉在出任微软CEO之后一直在强调微软不仅需要开发自己的平台,还需要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健康平台Microsoft Health和Microsoft Band手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苹果在数字健康方面,不同于以往打造闭合生态系统的坚持,表现出了难得的开放态度。除 Apple Watch 外,HealthKit 还可以支持市场上其他可穿戴设备。这样就可以将一些零散的信息整合在同一平台中,做到全面、完善的数据分析,HealthKit 就是这样的一片开放“试验田”。可以看得出来,微软的开放重在企业间的合作,而苹果的开放则在于设备间的共通。

  技术流

从手机系统Android 和Ios之争,打到手表的google wear和Apple watch,Microsoft Health和苹果HealthKit,这次像是一场更“小”的领域战争。从技术和实用角度来讲Apple health只能用在苹果手机中,对于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群来讲,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而Microsoft health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个云服务平台,对你系统并不苛求(Android、Ios,lumia手机都支持),目前像Runkeeper,MapMyFitness,Jawbone and MyFitnessPal等产品都已经声明将支持微软Health平台,并期待进一步的合作。

总体来说,苹果现在在健康医疗领域有了较为完善的布局,微软则有一点姗姗来迟,关键在于谁能够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手环)+综合平台的模式,对采集的数据全面追踪、了解和分析,同时又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都有可能在可穿戴领域有所建树。而对于未来健康医疗的蓝海领域,也请不要忘了,还有Google!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