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极其重要。这一年里,各种可穿戴设备纷纷涌现,其中智能手表则是先驱:Moto 360、三星Gear S、索尼Smart Watch 3,它们让整个2014年的智能手表市场保持着炙热。虽然智能手表市场看起来生机勃勃,但仍没有呈现一款杀手级的应用,放眼全球,在市场上难以寻觅能够一览群雄的产品,整个智能手表市场发展面临着不确定性。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手表绝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一个延伸或是附属品,同时智能手表也不是一个单独的设备,它经常是跟智能手机、平板共存。智能手表唯有尽快融入现有这个移动生态体系中,才能获得更快发展。
智能手表市场呈一派热闹景象
众所周知,2011年—2013年是中国手机爆发增长的三年,全国智能手机销量从2010年的5000万部左右,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3.5亿部。而到了2014年,这种增长的势头已有所放缓。各个巨头们开始在手机之外的市场寻找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从手机配件到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则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继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之后的“第四屏”。
随着Android Wear和Tizen OS等操作系统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愈加成熟,智能手表在去年迎来了高潮式的集体爆发。在最近一次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三星、LG、索尼等厂商就纷纷推出新的智能手表产品。
除此之外,三星也推出了旗下第六款智能手表Gear S,这是一款可以摆脱智能手机而独立运行的智能手表,拥有2英寸的曲面显示屏,运行三星的Tizen OS系统。索尼在展会期间发布了第三代智能手表Smart Watch 3,其搭载安卓操作系统,可在脱离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进行导航和通过蓝牙播放音乐,且具备IP68的防尘防水等级。LG电子也披露了其最新款G Watch R智能手表的更多细节。该款设备采用圆形表盘设计,搭载安卓操作系统,配备了1.2GHz骁龙400处理器和410mAh电池,OLED屏幕,具备防水功能。
另外,在美国时间2014年9月9日,苹果在2014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智能手表产品iwatch。据透露,苹果可穿戴设备将主打运动、健康功能,搭载多款传感器,并拥有NFC芯片,支持移动支付功能。
再往前看,摩托罗拉在去年3月首次向外界展示了自家首款智能手表Moto360,该产品采用圆形表盘,外形类似石英表。Moto 360延续了Moto X的无触控操作,只是启动口令从“Google Now”换成了“Okay Google”。
由上可以看出,智能手表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同时,在研究者的眼中,智能手表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金矿。根据Business insider 旗下的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销量将达到9160万部,营收将达到92亿美元。
杀手级应用依然成谜
尽管可穿戴设备将逐渐成为趋势,但从目前来看,智能手表却还是个尴尬的产品,其逐渐走向与智能手机一样发展瓶颈——仅靠硬件规格来差异化。智能手表已陷入同质化泥沼,缺乏杀手级别的独特功能性。
目前市场上各大厂商标榜的智能手表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收发短信、接打电话、使用APP等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功能;二是测量血压、脉搏、心率以及睡眠质量等健康类穿戴式设备所具备的功能。整体上看,在功能上智能手表并不突出,除此之外,智能手表还有其他硬伤。
首先,电池续航能力弱。一款配备了强劲处理器的智能手表,其耗电比一台智能手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手表的体积限制了它不能使用手机那样的大容量电池。续航不足极大降低了用户体验,毕竟一天一充的手表会让人抓狂。
其次,屏幕尺寸的制约。由于智能手表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屏幕大小的限制。智能手表面临屏幕很难超过3寸的困扰。受屏幕大小条件所局限,智能手表在小屏幕上很难有更好的信息呈现形式,在信息互动方面更是勉为其难。
最后,应用匮乏。无论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现在生存的根本是应用生态系统。目前大多数智能手表还将是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但智能手表狭小的屏幕让应用设计的空间同样狭小,同智能手机类似,如果智能手表无法拥有丰富的应用,其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也谈不上智能了。从目前的智能手表市场来看,还没有出现一款杀手级的应用,也使得用户没有找到购买这一产品的充分理由。比如三星 Galaxy Gear上虽然有 Evernote、Pocket、Path、Line等应用,在本地化方面,也已经和去哪儿、百度语音助手、大众点评等近50款软件。不过这些应用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多半只能利用摄像头和语音来使用。比起完整的手机应用,都只是简化版。
亟待补强软实力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的预测,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可穿戴领域的市场在2016 年将会达到188 亿美元。尽管智能手表的未来大可期待,但现在仍不能肯定智能手表在未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就一定能够充当一个重要角色。可以说,智能手表的引入代表的是行业的转变,是移动计算的方向。在如今这个随身携带设备几近泛滥的时代,每一台个体的设备如何获得和使用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个体的便携设备之间如何进行互动以实现信息的交换。
移动产品的生产力在不同的产品互相联接共同发挥作用才会显示巨大威力,这些移动产品将会形成一个无缝连接的生态系统。智能手表便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对于智能手表而言,要想获得快速发展,要尽快融入移动生态体系之中,及早建立应用生态圈,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