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网:在并不遥远的过去,在里程碑式的3D电影《阿凡达》之后,很多裸眼3D产品曾经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是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人们对裸眼3D的印象,依然是效果不好、远未成熟。作为一项基础技术,其实这几年裸眼3D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制约它发展的主要因素,逐渐从技术本身转移到整个产业的整合,尤其是电影、游戏等内容的生产发行方面。
曾经的和现在的裸眼3D消费电子产品一览:
富士REAL3DW3相机,2010
2009年,史诗级科幻电影《阿凡达》席卷全球。前所未有的3D效果让许多观众叹为观止。受到它影响的不只是好莱坞、不只是电影行业,消费电子行业也看到了机会。
2010年,富士推出REAL3DW3数码相机,双镜头,可以直接拍摄3D照片,并在取景器上欣赏;也可以直接拍摄3D视频,并在取景器上欣赏。无需佩戴3D眼镜是它最大的卖点。实际上富士,这台相机的取景器可视角度非常小,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出3D效果。新鲜过后,也就没了下文。
东芝RegzaGL13D电视,2010
这台电视有两个尺寸的版本,20英寸720p分辨率以及12英寸466×350分辨率。
从当时的新闻稿来看,东芝电视采用的裸眼3D技术是“多视点”方案,做到了9个3D画面可是区域。现在看,这是一种已经落伍的技术,上一篇文章中曾经讨论过原因——“1.立体内容生产难度高;2.视角移动时会有眩晕的感觉;3.深度感不够。”
它曾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讨论电视是否进入裸眼3D时代。但它很快就淡出人的视野。
HTC EVO3D手机,2011
它是一台4.3英寸的“大屏”Android手机,生于HTC最风光的年代,那时候人们眼里的Android手机就是HTC的G7、G8……这么算下去,它应该属于G17。
它采用双摄像头的配置,可以直接拍摄3D照片或视频,然后不用戴眼镜即可观赏3D内容。
它最终没流行起来,原因其一是裸眼3D的可视角度太小,玩游戏的时候,3D效果就时有时无。另一个原因是,3D的视野深度较浅,因此效果不够好。
任天堂3DS游戏机,2011
它风靡世界,是最具代表性的消费级裸眼3D产品,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球销量突破4000万台。
3D游戏比3D电影有很多先天优势。比如电影资源有限,拍摄一部好的3D电影本来就不容易,而且即便是好的3D电影,人们也不会反复看。游戏就没有这个问题,游戏不需要实景拍摄,电脑制作可以实现更好的3D效果,而且只要是好的游戏,就不会让人轻易通关,因此反复玩自然是常态。
后来,任天堂推出了大屏幕版本的3DS,即3DSLL/XL。
富士通EsprimoFH99/CM一体机,2011
它是一台一体电脑,采用当时主流的高端配置,比如i7处理器、4GB内存、2TB硬盘。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配备了一块23英寸的裸眼3D显示屏,分辨率达到1080p。
这台设备的显示器面板上增加了一个“3D转换面板”,从而实现裸眼3D的效果。
与这台电脑同期发布的,还有一个需要佩戴3D眼镜的同尺寸一体电脑以及需要佩戴3D眼镜的15.6英寸的笔记本电脑。
索尼HDR-TD10E家用摄像机,2011
它被认为是首台家用3D摄像机,不仅可以双镜头拍摄3D视频,而且搭载了裸眼3D显示屏,可以直接观看3D视频回放。
拍摄的部分,不是本文重点。这台摄像机配备的3.5英寸裸眼3D显示屏更值得我们关注,它具有122万像素,支持触控操作。同样,可视角度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发展。
亚马逊FirePhone,2014
在几乎千篇一律的Android机海中,亚马逊FirePhone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尽管从销量和口碑上看,它是一款不成功的产品。
它最大的亮点是具备“动态视角”特性,通过手机正面的4个摄像头和陀螺仪追踪用户的动作,然后操作系统可以调整UI以实现具备深度信息的3D显示画面。虽然它并不能直接用来看3D电影,但它比现在已经商业化的裸眼3D技术都更进一步,更接近人眼看真实世界的感觉——不同视角画面不同。
所以,当亚马逊CEO贝佐斯“拦下失败的责任”,说CEO的任务就是让员工敢于尝试,不敢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时。我们还真感动了一把。
富可视M550手机,2015
富可视M5503D手机,采用一款5.5英寸的全高清屏幕,其他配置都是目前高端Android手机主流级别。同不一样的地方是,它采用了SuperD(超多维)的裸眼3D移动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来覆盖3D影片、3D音效、3D游戏的全方位3D体验。
得益于超多维裸眼3D移动解决方案中的视线追踪技术,消费者即使是在相当宽裕范围内的移动时,也不会影响3D视觉效果。这款手机将于2015年3月上市,售价待定。
蜗牛W3D游戏手机,2015
W3D游戏手机主打的是手游体验,同样是5.5英寸屏幕的主流高端Android手机配置。但看起来W3D更容易被认做一部游戏机,而不是手机,因为它配备双摇杆、实体按键以及独有的按键映射技术。
为这台设备提供裸眼3D解决方案的,同样是SuperD(超多维),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游戏爱好者不需佩戴专用眼镜,就能随时随地玩3D游戏,体验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这台设备,也将于2015年春天上市。
超多维“裸眼3D显示配件”,2015
又是SuperD(超多维),这家为上述两台设备提供裸眼3D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CES上展示了一款概念产品“裸眼3D显示配件”——它采用折叠式设计,通过蓝牙及WiFi技术与普通手机实现连接,使用手机进行控制,在其屏幕上播放3D视频、运行3D游戏或使用3DApp应用。
SuperD称,这款产品除了应用超多维视线跟踪技术和3D画面动态调节技术,更采用特殊的半透半反式3D显示原理,在兼具反射及透射能力的反光板上通过反射图像形成逼真的3D效果,同时透射光线营造出一种空间感,从而为消费者带来相比3D屏幕,更具有悬浮通透感的裸眼3D视觉效果。
结语
不成熟的裸眼3D技术曾让人灰心,但如今小屏幕上的裸眼3D技术已经具备相当的技术成熟度。2011年、2012年那批裸眼3D设备,虽然得益于电影《阿凡达》的风靡而获得关注,但并没有带来实质影响。
2015年,新一批采用以SuperD为代表的,更成熟裸眼3D技术的设备,会因为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以及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的发展,获得更多机会。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