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穿戴设备大盘点:手表华而不实 手环价格探底

经过2013年一整年的不断预热,2014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出了前所谓有的井喷之势,各大智能硬件厂商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可穿戴设备,让这一市场空前的繁荣。竞争也在不知不觉中激烈了起来。

可以说,在2014年的前半年,智能可穿戴市场依旧维持着2013年末的市场格局,谷歌眼镜独占高端,Nike+Fuelband2、Misfit Shine、Jawbone等产品依旧保持了较高的盈利空间。可以说,在当时,可穿戴设备虽然整体销量不高,但是极大地利润率却让诸多厂商转的盆满钵满。

2014年,随着Watch、三星Gear系列以及多得让你目不暇接的智能设备的出现让我们见证了智能手表从小众跨入主流的进程。

在那时,可穿戴设备大多还是类似于智能手环的产品,Nike+Fuelband 2、Misfit Shine、Jawbone全都属于此类产品,即通过手环内的传感器芯片,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水平情况,然后与相应的APP同步实现健康管理,同时兼具来电提醒、或者简单的显示时间功能。

Nike+Fuelband

然而,随着年中谷歌AndroidWear可穿戴系统的发布,跨时代的产品Moto360正式诞生。这款来自于Moto的智能手表,首次让人们意识到,原来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如此精良,如此时尚,功能更是无可匹敌,宛如一个微型的智能手机戴在了手腕上。通过Moto360,用户不仅可以实现之前智能手环所实现的所有功能,还可以进一步的实现诸如导航、网页浏览甚至人机语音交互的功能。并且,Moto360采用的圆形表盘,完全改变了之前可穿戴设备只顾科技感忽视传统美学的一贯做法,不仅俘虏了科技爱好者的心,也让一众时尚人士为止心动不已。当然,Moto360也不是完美的,比如一天一充的待机时间,根本就是反人类的。

2014年,随着Watch、三星Gear系列以及多得让你目不暇接的智能设备的出现让我们见证了智能手表从小众跨入主流的进程。

Moto360

可以说,在2014年得以邂逅Moto360,让可穿戴设备的高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也让更多的智能硬件厂商有了进军可穿戴领域的动力。然而,随着7月份小米手环的出现,则几乎又将处于创业阶段的诸多小型智能硬件厂商赶尽杀绝。

素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小米公司,在其主打产品小米手机推出之时,就一直坚持以成本价销售,并以此为基础取得了极为良好的销售业绩。于是,在小米的势力日益扩张,实力逐渐显现之后,进军到不同领域,丰富产品线,也就成了其必然的选择。在2014年中,小米正式推出了售价仅为79元的小米手环,这样的价格不仅让此前拥有诸多盈利率的其他产品遭遇灭顶之灾,更因其MIUI系统的超高粘性而俘获了诸多米粉的心。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小米手环并没有太多亮点,可正是由于其依靠着MIUI这棵坚实的大树,让小米手环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

小米手环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米手环的成功,让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高盈利率不复存在,各家厂商为了获得用户关注,也只能在拉低售价的同时更多的研究消费者心理,希望通过独特的功能或者鲜明的设计赚的消费者口袋中的真金白银。

这其中不乏较为成功的试水者,比如咕咚手环,比如inWatch智能手表。当然,他们的成功距离小米还相距甚远,但也曾一时间引起业界热议。

咕咚手环的设计其实很接近小米手环,只是发布时间更早,性价比也在小米手环发布前显得还不错,所以在国外智能手环价格明显虚高的时候,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inWatch Pi

而inWatch智能手表则完全得益于魅族的推波助澜。在魅族9月份的MX4发布会上,Connectto Meizu计划的公布,让inWatch智能手表首先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从设计来说,当时推出的inWatchPi智能手表可谓极度接近Moto360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功能上比较初级,仅仅是一个有着手表外观的智能手环而已。截至目前,可以说,inWatchpi远没有取得期待中的成绩,这与该款产品高调发布时的豪言壮语差距过大。

其实,截止到2014年9月前,智能可穿戴设备还远称不上家喻户晓,用户也基本集中在一个小众的领域,基本不是热爱数码,就是热爱健身,仅此而已。然而,苹果再一次改变了世界。

2014年,随着Watch、三星Gear系列以及多得让你目不暇接的智能设备的出现让我们见证了智能手表从小众跨入主流的进程。

Apple Watch

9月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除了经常会弯掉的iPhone6以外,更受人关注的,就算是苹果首部可穿戴设备-AppleWatch了。作为苹果官方出品的智能手表,全球数以亿计的果粉自然热力追捧,发布前,媒体的各种爆料,也让苹果无与伦比的魅力彰显于世。可在AppleWatch正式公布后,舆论却出人意料的发生了反转。方形的表盘在目前看来已经基本上被看做是落后的代名词了,可是苹果固执的没有采用更容易被人接受的圆形表盘,很难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而繁琐的操作,糟糕的待机时间,加上高昂的售价,让AppleWatch成为了苹果产品线中稍有的还未发售即被看衰的产品之一。

总的来看,2014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有喜有忧。喜的是价格的透明化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有机会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产品,忧的是各大智能设备厂商似乎还是没有走出手表手环这样的框架限制。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15年迎来更多更好的可穿戴设备,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品质,让我们的健康更有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