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迎规模扩张 地方经信委呼吁出台国标

随着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及国外市场的快速发展,该类设备的安全问题也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目前国内的地方经信委也开始向相关人士建议,希望可以尽快出台可穿戴设备的国家行业标准。

  可穿戴设备迎来规模扩张

根据IHSTechnology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保健与健身产品市场类的可穿戴设备从2013年到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77%。市场调研机构ONWorld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将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在未来5年内,该市场的经济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报告指出,全球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在2019年达到7亿台,其中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其他各种可穿戴传感器设备。到2018年,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将达到3.3亿台,远超去年的近300万台。其中硬件将会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创收渠道。到2018年,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可穿戴传感器将占到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66%以上的营收。

在国内的市场上,无论是手机行业为代表的华为、中兴、小米、酷派等均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产品。而原来就对移动健康进行前沿探索的咕咚、益动这样的厂商也在持续进行产品的更新迭代。据艾媒咨询预测,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地方经信委呼吁尽快出台国标

随着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国内的大规模兴起,以及收到美国斯诺登事件的影响,对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开始被业界所提及。例如,像特斯拉这样的所谓大型智能硬件设备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攻破而实现控制,可穿戴设备的隐私安全性更加受到了关注。可穿戴设备内部的健康数据、个人行动轨迹,甚至是一些产品中的GPS及心率信息,这些数据汇总为大数据再进行分析后,一旦外泄,便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院长张钦宇认为,智能硬件的安全实际上主要是对底层协议上带来的安全挑战。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如蓝牙联盟这样的组织也多开始了对于安全的不断关注,如在新的蓝牙4.2标准中,蓝牙设备地址还可以隐藏,ID无法被外部看到,用户不必担心在使用蓝牙时设备被追踪。蓝牙4.2实现了业界领先的隐私权限,拥有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级的安全保护,可以防止蓝牙传输过程中被黑。

近期,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在国内举行的终端安全论坛中介绍称,目前随着重庆地区的可穿戴设备产量开始在国内异军突起,重庆经信委方面正在建议可以尽快出台可穿戴设备的国家行业标准。实际上,早在2013年,就有专家透露将会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不过目前该标准还没有任何消息流出。而另有分析认为如果想要在今年试图建立可穿戴设备的行业标准,实际上并不现实,因为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产品形态尚未稳定,出台标准后的时效性存在着巨大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