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西欧到苹果:智能手表声名大噪之前

 

 要不是当年不流行用“智能”这两个字,那智能手表说不定会更早的出现在我们视野中。要知道,最早的智能手表(机械式)可以追溯到1940年。

  1940:Mimo Loga

 

1940年代,首款计算器手表问世。使用方法就像是一个计算尺。佩戴这种手表的人可以随时进行简单的计算。虽然没有任何电子元件,却是首款能够计算的手表,而且并不是最后一款。

1972:Hamilton Pulsar

 

1970年,汉米尔顿宣布研制出第一块发光二极管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数位显示电子手表,当时成本价为2000美元。要按一下按钮,这款手表就会以红色的数字在原始的LED屏幕上显示时间。

1973:Seiko06 LC

 

精工推出世界第一只具有6位数字液晶显示的数字液晶腕表。它能够在一个场效液晶显示屏上持续不断地显示小时、分钟和秒钟。这款具有突破性的数字显示式腕表在1973年10月首次投入市场时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1975:Seiko

 

Seiko(精工)发布了世界首枚数字液晶显示计时表,机芯0634。它能够精确到以1/10秒为递增单位,并且有连续计时功能。此外,它还包含了内置背光灯,即使在黑暗处也能清晰显示。

1983:Casio Databank CD40

 

自1974年进入钟表业之后,卡西欧相继推出了各种带先进功能的手表,包括1980年推出的带计算器功能的C-80,和1982年推出的带辞典功能的T-1500Walking Dictionary。于1984年推出了Databank Telememo10(CD-40),该产品拥有数据库功能,能够保存和检索10组16个字母或数字,因此使用者无需携带电话号码簿。该款手表进一步改进了腕式信息工具的理念,并成为了热销产品,创下了上市五年600万台的销售记录。随后,卡西欧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式手表,功能包括日语汉字显示、时间表、自动拨号等。

1984:Seiko Data 200

 

 

Seiko(精工)推出了一枚能存储数据的电脑功能腕表。这是同类产品中的首创。它可以存储2,000个字符,可记录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以及提供一个月的日程记事功能。Seiko(精工)电脑功能腕表标志着信息便携式电子设备时代的到来。

1985:EPSONRC-20

 

1985年,爱普生推出了可能是全球首款独立的计算机手表——基于ZilogZ80的RC-20。可以通过ROM配件向RC-20中加载不同的程序,然后在手表的点阵液晶屏上加载,而无需任何外设的辅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款手表已经可以运行应用。

1989:CasioBM-100WJ

 

BM-100WJ是一款带有天气预测功能的数字手表,其预测的基础便是当大气压上升时,天气变好;当大气压下降时,天气变坏。该产品有一个内置半导体气压计,每隔三小时测量一次气压,并通过条形图显示数据。当右侧的长条上升时,表示天气将转好,当它下降时,则表示天气将变坏。气压数据还能使佩戴者知道自己所处的大致海拔或水下深度。这些独特的创新功能使BM-100WJ广受市场青睐。卡西欧继续开发带不同功能的其它系列传感手表。

1994:Timex Data Link 150

 

天美时与微软合作推出使用DataLink系统的腕表,使手表可以通过微软视窗从计算机下载资料。天美时DataLink150是首款支持电脑与手表间无线数据传输的资料库手表,可直接将PC中的日程安排和闹铃时间通过光学传感器传输到手表中。只需将手表对准PC显示器,PC中的特殊软件便可让屏幕以独特的形态闪烁,将数据传输到手表中。不过,该手表不能运行程序。

1998:Timex Beepwear

 

天美时推出了Beepwear寻呼机腕表,将腕表与寻呼机功能融为一体。

2000:IBM LINUX

 

2000年,IBM展示全球首款Linux手表计算机概念机,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当今的“智能”,手表作为控制家电、计算机,成为身份辨识与数据遥控的个人装置不再是梦想。Linux手表原本针对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手机进行互动与沟通而设计,使用者可透过触控屏幕、语音、指纹、手臂动作与滚轮操作,听读电子邮件、接收呼叫短信,同时由于配备红外线或蓝牙无线传输模块,所以可直接透过Linux手表对计算机、家电、手机等产品下命令。IBM当时希望未来Linux手表能有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同时可实时查询天气、路况、股市等各种网络信息

2001:Web-nywhere

 

这款古怪的手表仅在2001年短暂亮相。底座通过串口与PC相连,可从网站抓取128KB文本阅读。不过,它的屏幕只能显示两行文字。Web-@nywhere的创造者,香港WorldNetwork有限公司主要通过邮购方式推广这款产品,这也足以解释它鲜为人知的原因。

  2002:Fossil FX2001 Wrist PDA

 

时尚手表制造商Fossil也于2002年进军智能手表市场,并推出了FX2001 Wrist PDA。与后来的Fossil Wrist PDA不同,FX2001主要作为Palm OS PDA产品的附属品,可通过红外线传输日程信息。无法运行用户自主加载的应用。

天美时2003年大幅升级了Data Link系列产品,允许用户向Ironman DataLink USB手表中加载不同的应用,或称之为Wrist App。这些应用随后可以显示在手表的点阵液晶屏上。该公司放弃了光学传输方式,转而使用USB线缆。天美时还在网站上提供多款不同的WristApp,包括游戏和健身应用。

2002:Fossil Palm

 

Fossil宣布了一款更复杂的腕式电脑,可运行PalmOS操作系统。它可以运行所有Palm应用,非常灵活。但生产问题导致实际的发布时间推迟到2005年初,而这款FX2008手表获得的评价也不尽如人意。

2007:Citizeni Virt W700

 

西铁城的首款智能手表则通过蓝牙获取手机的各种数据。该公司凭借i:VirtW700进军了这个市场,并于2007年在日本上市。西铁城之后的3年还在继续改善蓝牙智能手表,但没有一款产品在美国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2010:Apple ipod nano

 

现代智能手表时代的开端并非某款智能手表的发布,而是2010年推出的第六代iPod Nano。就在该产品上市后,iPod配件制造商Griffin Technologies便发布了最新的Slap保护套,可以直接将Nano戴在手腕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