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材料厂研发医疗用穿戴式装置纤维

穿戴式装置逐渐成为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相当受重视的一类产品,各厂积极发展相关技术与用途,但眼下仍缺乏可与衣物混纺的纤维类弹性材料,目前的穿戴式装置仍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为主,真正如衣物般穿在身上的产品依然少见。因此日本若干纤维厂开始研发相关产品,期待扩大穿戴式装置市场。

首先考虑到将衣物型穿戴式装置应用在医疗保健仪器用途,日本纤维大厂东丽(Toray)与NTT合作,将纳米纤维表面镀上高导电性树脂,成为优良的资料传输线材,轻柔合身且耐挠曲清洗,也有良好的透气性,提高衣服上安装任何仪器的可行性。

同样强调穿上身不会有不适感的电子服装纤维材料厂商,还有男性内衣大厂Gunze,设计出的服装纤维不仅可如一般衣料般清洗,且可透过测量各纤维的伸缩进行心跳之类的身体状况测量;Gunze还使用触控面板技术进行衣料改进,将传感器埋设在上述纤维织成的衣物中。

日本导电纤维厂三富士纤维工业(MitsufujiTextile)日前开始发售穿戴式装置专用纤维,透过表面12纳米(nm)镀银处理的尼龙纤维织成的服装可以感测穿戴者关节角度、体表压力分布、呼吸量与呼吸状况等资讯。

既然纤维材料感测精度已足侦测呼吸心跳,则也可用在更精细的动作感测用途,如纤维大厂帝人(Teijin)研发中的服装材料,可用于精密测量穿戴者的动作遥控远距的机器人,进移动作重现。

更精密的则是日本音乐设备大厂山叶(Yamaha)利用独有的纳米碳管(CNT)技术,制成高精密度的手套型穿戴式装置,可精确感测钢琴师的细致动作,在远端分毫不差的重现钢琴师的演奏。

不过即使这些可穿戴式纤维装置本身耗电量少,但连接其他装置的供电方式仍是问题,因此日本树脂电子材料厂Munekata正研究利用压电效应生电的纤维,让衣服不只可传输信号与感测信号,甚至直接替传感器供电,估计身上只要有8个部位装这种发电纤维,便足供体温呼吸等感测机能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