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能否达到智能手机的市场高度?

万物智能化早就被各路分析师以各种姿势写的文章渲染成一块亟待开发的黄金处女地,也曾有专业调查机构根据一些大数据趋势得出的结论是智能硬件市场将会远远超过目前热度正盛的智能手机。当然,也有反对意见认为可能再无一类产品像智能手机这么火,包括市场热度已现苗头的智能穿戴。

他们的主要依据是,智能手机是生活必需品,且产品线相对集中,反观智能硬件,其涉及的面积太大,且并没有看到某些产品有潜力成为大众必需品,所以难以超越智能手机的市场高度。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概况

强大的苹果公司因为手机尺寸变大了,在一个季度就出货7000万台,消费市场和购买力可见一斑。根据思科的视觉联网指数(Visual Networking Index)披露,201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3亿,其中Android机就超过了10亿。预计到2019年的时候,预计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将有52亿,相比于现在的43亿的智能手机保有量增长了9亿。虽然手机市场已经高度发达,但在未来的几年中仍然有一个相当大的涨幅。

再看智能设备,以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穿戴为例,思科的视觉联网指数预测,2019年在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数量将会超过5亿。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包括Apple Watch、Moto360这样的智能手表,还包括GoPro这样的能穿戴的运动相机,Fitbit、Jawbone这样的运动监测设备等等。思科的准确数据是,在四年后,正在使用中的可穿戴设备数量是5.78亿。这一数字可以理解为是产品的保有量,而不是单年出货量,或者累计出货量。

5.78亿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小,但根据这个数据来算的话,平均年出货量也才1亿多,这样的增速相对于已经进入相对平稳发展趋势的智能手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另外一个数据,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数量的增长,人类产生的数据也会急剧增长,去年产生的数据量在30exa bytes(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位,1 exa bytes=2的16次方位元组),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变为292exa bytes。其中智能穿戴产生的数据以现在相对非常小的基数增长18倍,但其中绝大部分仍然是智能穿戴与智能手机之间的通信数据。

通过上边这些数据来看,智能穿戴恐怕很难达到智能手机的市场高度。

但这些数据中有个问题,我们完全忽略了弱开发行业和未开发行业,仅仅是片面性的使用了目前火热的智能穿戴来论证,这样得出来的解君自然不太可信,我们接着往下看。

弱开发行业

上边这个词是我随便写的,不知道算不算生造词。但意思很明显,这是已经出现的行业,但目前还未完全展开,将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行业。

随着iPhone6一同发布的AppleWatch临近上市,外界对其的传言从未断过,热度之高,可以说是空前。台湾媒体DigiTimes的消息称,LG Display将为苹果Apple Watch供应AMOLED显示屏。根据这份报告,苹果计划Apple Watch开售1个月后,出货量达到500万,并在2015年实现5000万的出货量。这在智能穿戴市场绝对是一颗深水炸弹,如果苹果持续在该市场创新,后边的AndroidWear大部队跟上,未来还是难以估量。

微软于前不久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VR虚拟现实设备HoloLens引起了大家对这项黑科技的重新关注,事实上,在这之前已经有多家厂商研发虚拟现实设备,某些厂商的设备在众筹平台上获得的资金更是喜人。这种虚拟的3D显示效果与凭空操作体验在科幻电影中见过无数遍,其现实意义比科幻电影更为实在,将来会广泛用于观影、游戏、医疗、设计等各行各业。其前景更不是我们现在就能估量的。

智能汽车虽然已经有初级产品特斯拉上市,但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智能汽车的未来,通过车载平台与汽车硬件相结合打造统一的车联网将会产生巨大的消费市场。根据预测机构的报告来看,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30年大面积普及,其将会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但同时还会产生更大空间的岗位。然后汽车也是符合民生必需品,其单价更是智能手机的N倍,说它是最具潜力超越智能手机的智能产品也不为过。

未开发行业

植入性智能设备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据说这种设备在若干年后会广泛植入到人体或宠物,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看到普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如各种射线,用于特殊的行业),可以抑制病毒扩散甚至对人体进行长期治疗,预防疾病同样适用。这只是可植入性智能设备的简单应用,这种健康产业的智能设备在充满科技感的未来想象空间无限大。

当然,我一个人的想象力毕竟有限,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诸多科幻电影中的智能设备可能都会变为现实,还有更多的未知智能设备亟待开发,这些产品的市场高度更不是目前的智能手机所能比拟的。

诚然,智能手机目前只能说是出于中级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将会承载更多的内容,其未来形态也未有定论,本文观点都是根据数据分析和想象力来判断,不同观点大家多多交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