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用人工智能抗震 未来建筑能否更加安全

智能家消息,近来祖国台湾地震频发,甚至气象局也罕见说明近来的地震活跃属于非正常的能量释放。因此,未来对于建筑的要求,除了结构问题外,建筑内部如何善用科技元素提升抗震或灾害应变能力,是否也将是必须审视的方向之一呢?

据智能家了解,现在的新建筑不乏多是采用新的抗震、制震设计与建材,例如在结构设计上采用SC钢筋混凝土,或是全栋80%量体加装阻尼器,耐震程度可达到六级地震。但普遍市场上对于建筑的重视,目前看来仍多是探究建筑本身究竟能够承受多少震度,针对结构性的问题为主。

在许多建筑倒榻的案例中,可发现受灾情形最严重,且最容易致命的楼层多以低楼层为主,对于此问题有专家建议,由于地震反应时间通常仅有短短几秒,若是在低楼层当以快速离开建筑为优先,反之高楼层最好还是把握黄金时间寻找安全的避难点躲藏,若建筑真不幸倒榻,若能即时赶到避难点也较能确保生命安全等待救援。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未来智能建筑如何解决呢?

有相关专家指出,当建筑感应危机来临时,自动化机制便可协助不论是建筑本身或是群众把握黄金时间进行一连串的防灾措施。此类建筑智能化防震的概念多将智能家居应用结合在一起,像是针对居家环境或电器设施进行联网与遥控。

例如地震来临时,系统会自动将煤气/天然气关闭、将家电用品断电,或启动逃生安全设备等。这些措施理应由建筑自动感应并执行动作,而非由群众来控制。

未来启动智能化的建筑防灾,建商更可跟结构专家,或相关单位配合,针对建筑结构加以分析,判断该建筑最稳固或最安全的区域在何处,并进一步结合自动化机制,将来当地震来临,系统甚至可做到指示哪些地方适合群众避难。

譬如由天花板投射亮光区,明确标示安全点在住家何处,以利群众在最快的时间内到达安全避难区。

在智能家看来,人工智能(AI)以及物联网(IoT)都将引领产业快速变化,在这两个科技相互帮衬之下,AI将变得更有意义,IoT将更有效率,同时也将为人们的安全生活带来显着的提升,因此如何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应用到最能发挥其所长的地方则成为了全新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