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Wear应该从Apple Watch上借鉴的优点

让人望眼欲穿的AppleWatch终于要在下个月正式上市了,尽管高昂的售价、仅有18小时的续航时间和方形的表盘遭到了不少吐槽,但是相信这并不会影响AppleWatch大卖。反观AppleWatch的竞争对手AndroidWear,尽管不少AndroidWear智能手表都配备了更好看的圆形表盘,并且软件功能也比较丰富,但目前来看AndroidWear平台仍未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而在体验过AppleWatch之后,近日国外媒体PhoneArena也提出了AndroidWear能从AppleWatch上借鉴的八个优点。

1.支持Wi-Fi连接

AndroidWear目前并不支持Wi-Fi连接,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很多不便之处。比如在有些不方便携带手机的场合,AndroidWear便无法与手机配对并实现很多功能。除此之外,如果支持Wi-Fi连接的话,更快的网络速度也会让下载应用变得更快,也会让一些需要联网使用的应用在AndroidWear上有着更优秀的使用体验。

2.NFC功能

得益于NFC功能的加入,AppleWatch不仅能够与苹果ApplePay支付服务无缝整合,而且未来还能够通过NFC实现更多的拓展功能或者连接更多有趣的配件。反观谷歌,AndroidWear目前尚不支持NFC功能。当然,正是由于ApplePay支付服务才让AppleWatch上的NFC功能有了用武之地,而考虑到谷歌的支付服务平台尚未搭建完毕,因此为AndroidWear增加NFC功能目前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总而言之,NFC只是一种途径,而谷歌与苹果真正的差距还是在移动支付领域。

3.Shazam音乐识别功能

在几天前的发布会上,苹果CEOTimCook在讲台上演示用AppleWatch通过Shazam识别音乐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尽管AndroidWear推出的时间更早,但是AndroidWear平台目前还缺乏一个真正可靠好用的音乐识别应用,不管是EchoWear还是索尼TrackID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Shazam一年前曾宣布将登陆AndroidWear平台,不过现在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4.更有活力的交互界面

界面设计一向是苹果的强项,而这也在AppleWatch上再一次体现地淋漓尽致。不管是从苹果官方的演示还是从实际的现场体验来看,AppleWatch的交互界面的确非常漂亮,各种过场动画、颜色搭配、图标和文字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给人一种非常享受的操作体验。反观AndroidWear,虽然谷歌希望AndroidWear成为一款简单实用快捷的配件产品,不占据用户过多的时间,但AndroidWear简约的卡片式交互界面却缺乏真正想让人使用的亮点。当然,尽管苹果也希望用户每次操作AppleWatch的时间不超过十秒钟,但却依然把交互界面设计得足够漂亮。

5.ForceTouch压感触控

由于尺寸的限制,在智能手表上的触控体验远没有在手机上来得舒服。而为了增加AppleWatch的操控性,苹果为触控屏增加了ForceTouch压感识别功能,能够识别轻按和重按,这也为AppleWatch的操作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AppleWatch上率先应用之后,有传言称ForceTouch功能也将登陆下一代iPhone。

6.心跳传情

AppleWatch支持用户发送手绘图案,甚至还支持发送心跳,这种形式不仅比短信或者语音更加有趣,而且在小尺寸屏幕上尤其方便,从而使用户能够准确地通过AppleWatch传递信息。虽然AndroidWear尚不具备该功能,不过不管是震动马达、心率传感器还是触控屏幕,AndroidWear均已支持,因此从硬件上来说实现该功能不成问题,现在就看谷歌和第三方开发者愿不愿意让AndroidWear变得更好玩了。

7.更优秀的心率传感器

心率监测如今早已不是什么新奇功能,不过苹果并不满足与竞争对手保持同样的水准,而这样的结果就是AppleWatch的心率传感器配备了四个“镜头”,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监测用户的心率。因此如果谷歌想让AndroidWear智能手表成为人们的健身伴侣的话,提高心率传感器的准确度自然很有必要。

8.更多的搭配选择

为了迎合消费者不同的喜好和购买力,苹果推出了AppleWatchSports、AppleWatch、和AppleWatchEdition三个系列,而且还有38mm和42mm两种大小和六种表带可选。可以说在38款不同的AppleWatch中,总有一款适合你。相比之下,AndroidWear的可选范围就要窄很多,所以如果想要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话,更多的搭配也将有利于提升AndroidWear的销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