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最近很热闹。不久前,苹果公司宣布,其全新产品Watch将于美国时间4月9日上市。作为继2010年推出iPad以来苹果公司再一个新产品,Watch被业界寄予厚望。有分析师预测,Watch上市首周后销量可达100万台。当前,可穿戴设备在全球兴起,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新品涌现,其中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高跟鞋甚至智能织物。或许并不需要太久,可穿戴设备将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身上任何一件可穿戴的物品都将智能化。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热闹非常。然而,很多产品上市时噱头十足,实际的销售业绩却并不好看。2015年1月,一度被盛赞的谷歌眼镜停售,谷歌承认这并不是一个完善的终极产品。这无疑给概念热炒的全球可穿戴设备泼了一盆冷水。就在人们对可穿戴设备持有疑问之时,全球智能终端巨头苹果宣布,传闻已久的Watch将于美国时间4月9日正式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果粉希望尽快一睹芳颜,而业内人士则希望苹果能够再次创造一个奇迹,以Watch的上市引爆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那么,可穿戴设备究竟是智能终端中的希望之星,还是正在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局?
概念火热,市场遇冷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虽然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没有被人看衰,但是却给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一边是概念炒作的持续升温,诸多设计新奇、功能炫目的概念型产品曝光;另一边却是市场的叫好不叫座,大量同质化产品同时上市,也使得市场竞争出现“走偏”的态势。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可穿戴设备产品主要以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为主,而一直被业界寄予厚望的谷歌眼镜,竟然在今年1月宣布停售。虽然谷歌公司表示将继续跟进这一市场,但是谷歌眼镜走下“神坛”也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可穿戴设备的产品仍然尚未成熟,而市场确实也并不买账。
2014年年底,腾讯公司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进行了调查,发布了《2014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完整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达到了54.%,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从用户认知到购买的转化率却仅为5.3%。这样一个调查虽然不能全面代表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状况,但是还是从某个侧面说明,我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对于厂商而言,如何让用户在接受概念的同时掏出钱包购买,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可穿戴设备为什么叫好不叫座?用谷歌停售谷歌眼镜的解释来回答颇为合适—不成熟、不完善。很多抱着尝鲜心态购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最终都被迫“吐槽”:这些看起来很美的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着种种不便,很多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实用,必须依赖智能手机等。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就以目前市面上颇为常见的智能手环为例,这些产品的主要功能就是测步、睡眠监测,虽然设计上颇有看头,但是由于缺乏屏幕,实时查看、来电显示的功能就无法实现,而很多产品对于步数、心率、体温的测量和实际情况也有出入,在数据分享以及防水性能上稍显欠缺。
业界人士认为,除了产品功能不够完善,可穿戴设备市场产业链过长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产业链包括生产、销售、软件、硬件等多个环节,对于产业链上任何一环而言,要想调动整个产业链资源,在做好硬件的同时做好软件,并且完善生产、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都是不小的挑战。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这不是一般的小公司能够玩得起的,必须有强大的一方或者多方介入,才能够破除障碍。
市场观望多于行动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从长远看,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只是任何一个技术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的1.0时代,而如果能够开启2.0时代的大门,整个产业将腾飞。
Watch被寄予厚望
Watch即将上市,对于果粉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而言,更是一个好消息。在谷歌宣布谷歌眼镜停售之后,市场上确实需要一款足够有分量的产品来重拾信心。
在苹果宣布了Watch的上市日期之后,业界就展开了激烈讨论。诸多行业分析师和分析机构对其销量持乐观态度。不久前,瑞士信贷的分析师KulbinderGarcha进行了一项调查,收集了2229名苹果用户的意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约有10%的iPhone用户表示有意购买苹果智能手表。这一数据意味着Watch第一年的销量将达到4000万只。如果按照800美元的平均售价计算,Watch第一年将为苹果公司带来320亿美元的收入。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估计。不过,KulbinderGarcha的预计也有可能成为现实。路透社也对iPhone用户群进行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用户有意购买Watch,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颇高的比例。
不过,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市场研究机构易观智库认为,Watch在销量上无法与iPhone、iPad匹敌,原因有三:一是续航能力表现不足,在大量使用移动App的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每天充电;二是依赖性太强,Watch需要与iPhone对接配对后才能够使用全部功能,这一定会带来用户使用上的限制;三是价格过高,最普通的运动版也要349美元一只。同时,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Watch预计具备六大独家新技术,分别是医疗传感器、无线充电、压力传感器、触觉反馈、蓝宝石和SIP封装。这些技术在市场上的一些智能终端中已经有应用,并不足以给消费者带来震撼感。
Watch是否将续写iPhone的神话,答案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Watch的上市确实将给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新鲜活力。在全球果粉的支持下,Watch有可能会取得颇为可观的销售业绩,而随着Watch的升级换代,以及更多智能可穿戴设备上市、相关应用的开发和完善,可穿戴设备在智能终端市场中将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而业界也需要更多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