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末日: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担心Apple Watch?

从去年在秋季发布会上的初次亮相,再到今年三月初的正式发布,翘首企盼半年后,今天苹果是终于开放了AppleWatch的预定。虽然说最早一批消费者也得等到4月24日才能拿到实物,但可以预见的是,AppleWatch将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一次次登上科技圈的头条。

苹果手表的支持者们,在产品设计、品质,再到硬件、屏幕、软件生态等方方面面,无一不给于了AppleWatch极高的评价,并且他们由衷的相信,这块小小的屏幕将会把我们从“手机成瘾症”中解放出来。

批评者们的理由更是直接的简单粗暴:App打开时间过长,手表反应迟钝、续航能力太弱……或许拥有一块AppleWatch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并不代表着用户真正需要这个“鸡肋产品”。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主要原因是——AppleWatch真是太贵了!

姑且不论AppleWatch产品究竟如何,今天的产品预定势必会让苹果的“死忠粉”们为这个全新的产品线而尖叫狂热,他们相信AppleWatch会同苹果的前辈产品们一样,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而这正是苹果的魔力所在:AppleII永恒的改变了人类与电脑交互的方式,iPod和iTunes彻底变革了音乐媒体,而重新定义了手机的iPhone,不用多说,它无所不在……

因为这次的主角是苹果,所以我们忍不住会想,AppleWatch是否也会获得如此一般的巨大成功呢?它必须是“不凡的产品”,所以价格的昂贵便也诠释了AppleWatch的“顶级配件”的身份。

但如果反对者们认为AppleWatch除了贵,就没有别的了呢?高冷的网上预定模式将消费者们无情的拒于实体店门外,发售后的产品经常性的大故障,这些当然都会让最早一批购买者们失去耐心而逐渐放弃。即便销量和营收会破新高,手表镀金镀金再镀金,AppleWatch都很可能会成为一贯口碑良好的苹果“自砸招牌”的一款产品,让受伤的苹果难以前行。

四年多的砸钱研发

作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土豪苹果最不缺的就是钱。产品销量和营收逐年攀高,iPhone功不可没(从2007年至今,在全球范围内,苹果已经卖出了7亿部iPhone,这个数字太惊人)。所以说,即便AppleWatch不叫座,但这也不会对苹果的营收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股价或许会有略微震荡,但是敏感期过后,投资人们依然是毫不犹豫、蜂拥而至将钱继续砸给自己信任的苹果。

不过话说回来,这对苹果来说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苹果总不能靠着卖iPhone和MacBook吃一辈子老本,而且几年前创下销量神话的iPad也是遭遇瓶颈,营收开始疲软下滑。所以为了不让业务萎缩,苹果急需寻找到“动态增长点”——让固定的忠实用户保持尽可能高的苹果产品购买频率,这便要求了新品不能仅仅只是硬件更新,必须保证用户拥有多样的选择性。

去年对Beats的收购便是最好的证明,苹果希望借此来修正iTunesRadio的失败。不过话又说回来,耳机和流媒体这类的产品同旗舰产品相比,对于苹果的意义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像AppleWatch这种可能会打开主流市场的旗舰产品,是苹果对全世界用户和投资人交出的一份考核答卷。

最近几年来,苹果投入了太多的资金和人力用于开发AppleWatch。我们熟悉的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伊夫,其实他本人早在2011年便已有了AppleWatch的产品构想。在接下来的四年内,伊夫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致力于产品的设计,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的定制方案。

即便AppleWatch已经要登上了货架,马上就要开卖了,但看上去研发团队仍然没有闲着。乔纳森·伊夫要求自己的团队“一切要超前”——团队要赶在市场对某个新产品产生需求之前,提前设计未来产品。所以说AppleWatch 2的研发工作一定早已紧锣密鼓的展开。但如果消费者们连一代的Apple Watch都不待见的话,苹果也只能不得不撤走二代产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彻底中止该项目。很显然,这个代价是巨大的。

失败的代价太大

但AppleWatch如果失败,造成的最大危害将会是针对苹果的“金字招牌”。从亮相到发售,这半年里苹果不遗余力、使尽全身解数为AppleWatch造势,将“下一次科技前沿”的修饰词挂在嘴上。AppleWatch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公司动静最大的一款产品。不过物极必反,如果AppleWatch失败了,全世界都会讨论“2015是苹果的末日”,苹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必然会一落千丈。

意淫完AppleWatch一败涂地的悲惨结局之后,我们还是谈点概率更大的事吧。全世界有那么多忠实的用户热爱苹果,AppleWatch肯定是不愁卖。不论一代Watch是否为试水产品,二代的Watch究竟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迭代,但可以肯定的是,AppleWatch和iPhone的结合肯定有着“1+1>2”的效果,两个产品只会变得越来越好更加受欢迎。

所以说,AppleWatch不见得能称得上为划时代的智能产品,不过它却是苹果第一次将定制选择的权利交还给用户。不同于iPhone和iPod一成不变的基本没啥选择的款式,AppleWatch的表带、表盘、插件,以及横跨了极大范围的价格波动区间,都印证着它给用户提供了无限的互换组合。到此,设计可能性的最大化让产品的实用性显得不再是那么至关重要。

不过我们都不希望看到AppleWatch的失败。如若AppleWatch真的败了,也就意味着苹果的下一代产品将重回保守的老路,缺少个性化,当然也没有了用户定制,一贯遵行“ThinkDifferent”的创新突破甚至会成为“ThinktheSame”的胆小保守。对于公司而言,不差钱的苹果在修整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恢复;但对于消费者们来说,我们今后也就错失了看到未来产品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