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应用点燃传感器新商机。Apple Watch上市后掀起穿戴式装置健身及健康照护应用新风潮,吸引半导体厂不论老将新秀纷纷推出各种生物与环境传感器方案,其中,心率、大气压力、紫外线(UV)及气体传感器更是群雄竞逐焦点。
苹果迷引颈期盼的Apple Watch智能手表,终于在4月23日正式开卖。由于苹果仅开放网路订购,因此实体店面并未如以往出现排队人龙,不过仍有许多果粉前往“朝圣”,一睹Apple Watch的风采,并实际体验其新奇功能。
Apple Watch加持 穿戴装置出货量飙升
对于Apple Watch的上市,市场研究机构多抱以正面的评价。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lntyre指出,现今全球有已有超过三亿的iPhone使用者,这些都将是未来Apple Watch的潜在消费群;预期在Apple Watch正式开卖的推助下,全球智能手表总出货量可望由2014年的五百万支,增长至2015年的四千万支。另一家市调公司BI Intelligence亦认为,在果迷和高阶消费者需求驱动下,Apple Watch首年出货量将达一千五百万支;而未来2年出货量成长率亦分别高达65%和43%。
国际数据资讯(IDC)则预估,2015 年Apple Watch出货量将可达一千五百九十万支,占总体智能手表出货比例高达62%,为市场最大赢家;而此类可运行第三方应用程式(App)的智能型穿戴装置总 出货量,也可望在Apple Watch上市的激励下,由2014年的四百二十万件暴增至2015年的二千五百七十万件,成长率高达511%(图1)。
图1 2014∼2019年全球穿戴式装置出货量分析 资料来源:IDC(03/2015)
尽管Apple Watch实际销售表现仍待时间验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无疑已为穿戴式市场注入一股强劲发展动能,并将吸引更多业者跟进加入战局,让穿戴式市场更加蓬勃发展。
健康照护功能成亮点 穿戴式传感器需求扬
在新发售的Apple Watch众多功能中,尤以心率侦测最受业界瞩目,不少有意购买的消费者也对这项功能跃跃欲试。
Apple Watch内建的心率传感器系基于光电容积脉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 PPG),其利用绿光发光二极体(LED)及红外线光,再搭配可感光的光电二极体(Photodiode)来量测手腕中血液的光反射变化,藉此计算出心跳 速率(图2)。
图2 Apple Watch系利用绿光LED、红外线光及光电二极体实现心率感测。 图片来源:苹果
根 据苹果官方指出,在一般使用状况下,Apple Watch主要是用红外线光以每10分钟量测一次的频率,来侦测使用者心跳,惟当红外线光所测得的讯号不足以计算出心率时,系统则会自动切换成以绿光 LED来进行感测。此外,当讯号过小时,该心率传感器也会藉由增强LED亮度和采样率,来进行补偿。
事实上,早在Apple Watch上市前,即有不少运动专用手表已开始导入这种光学感测式的心率侦测技术,如Mio Alpha、TomTom皆有相关产品推出,并主打毋须另外配戴心跳带的诉求,吸引运动爱好者。
虽然传统采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量测技术的心跳带,心率侦测效果较为精准,但使用上并不方便,且有维护及卫生上的疑虑;而光学式心率感测方案不仅体积精巧、使用便利,量测精准度 也已快速提升,并可符合消费性应用需求,遂成为穿戴式装置制造商的设计新选择,包括三星(Samsung)Galaxy Gear S、乐金(LG) G Watch、Moto 360智能手表皆已相继采用,而苹果Apple Watch的导入,更将助长这股设计潮流。
市场研究机构 IHS总监暨微机电系统(MEMS)与传感器资深首席分析师Jeremie Bouchaud表示,一如苹果的iPhone和iPad,Apple Watch也将树立智能手表传感器规格的业界标准,并吸引其他多数的穿戴式产品制造商跟进采纳,进而推升穿戴式装置传感器出货量在未来几年快速成长。
Bouchaud 进一步分析,穿戴式装置是传感器发展的温床。随着穿戴式产品中使用的传感器数量持续增加,相关产品市场规模也将同步扩大;而促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是穿戴式 市场正由简单功能的产品如计步器,朝向更复杂精密且多功能装置发展,如智能型手表。这些多功能智能型产品,将采用更多传感器元件,以实现健康和活动监测, 以及更先进的人机介面功能(表1)。
此外,智能型手机品牌厂也已意识到对某些类型的传感器而言,穿戴式装置是比手机更好的搭载平台。因此,IHS预期,诸如湿度计、心率计将逐渐由手机扩展至穿戴式装置,如智能手表,而这也将进一步刺激穿戴式传感器的出货量。
根 据IHS统计预测,在健身和健康监测需求快速攀升的驱动下,穿戴式装置使用的传感器出货量,在2013?2019年将增长七倍,从2013年的六千七百万 颗,大幅跃升至2019年的四亿六千六百万颗,成长速度比穿戴式装置市场本身更快(图3)。其中,智能手表将是2015?2019年推动穿戴式传感器市场 成长的最主要应用。IHS预估,2015年整体穿戴式传感器出货量将成长一倍,其中用于智能手表的传感器出货量更将激增近600%。
图3 2012∼2019年穿戴式装置传感器出货量分析(依应用区分) 资料来源:IHS(10/2014)
健身/健康穿戴式应用夯 半导体厂竞逐生物感测
显而易见的,健身与健康应用已成为穿戴式装置制造商新产品的重要卖点,包括苹果、三星、乐金的最新智能手表皆已配备相关功能,引发穿戴式传感器需求快速增 温;而心率、血氧浓度等生物传感器由于应用市场方兴未艾,已吸引许多半导体厂积极展开卡位,包括奥地利微电子(ams)、芯科实验室(Silicon Labs)、美信(Maxim Integrated)、欧司朗光电(OSRAM Opto)半导体等皆竞相于近期推出多功能整合的感测方案(表2)。
抢搭穿戴式心率感测商机 ams高整合HRM平台出击
传感器商车拼穿戴市场 精度/尺寸/功耗决胜负
从传感器业者的动态不难发现,穿戴式装置尤其是智能手表的兴起,已掀动庞大的传感器应用需求,其中,心率传感器更是首波热门商机;而压力计和紫外线感测 器则在相关元件供应商和穿戴式装置制造商力拱下,热度快速增温。至于气体传感器则将成为下一波穿戴式装置功能发展的新选择。
现今,穿 戴式装置传感器市场正处于群雄并起的阶段,各家业者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展开抢攻,然而,诚如李定翰如言,传感器要能发挥价值,精准度绝不容打折,否则将形同 虚设;因此,高精度、小尺寸与低功耗将成为传感器业者产品比拼的重点,唯有能满足这三大要求的业者,方能赢得最大胜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