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和亲朋好友或者同事谈话时,如果不想和对方吵起来,那么就应当避开两个热点话题:政治和宗教。而现在,可穿戴设备也将加入这个话题列表中。
如今,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苹果AppleWatch智能腕表、微软全息投影眼镜HoloLens,以及Fitbit和Pebble的智能腕带设备等。对于这些设备,每个人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这些设备之所以会引发人们的观点差异大爆发,有部分原因或许在于这些产品所接收到的关注度。先不说媒体平台或其首要关注点,似乎每个人都对可穿戴设备有着自己的看法,想要谈谈这些设备到底是不是“自切片面包出现以来最好的产品”。
那些在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对可穿戴设备的兴趣更加明显。随着PC、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传统设备市场都日趋饱和及成熟,设备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及众多处于科技硬件产品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强烈想要找到全新的增长机会。而很多企业认为,可穿戴设备就是下一个风潮产品。
可惜,从一个简单的科技产业当前所处形势分析便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要想成为下一款大热产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没错,确实已经有一些有趣且让人激动的新产品上市,但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这类产品中的大部分,目前仍处于产品升级进化的初级阶段。还有一点不容否认的是,可穿戴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市场,尚未在全球掀起热潮。
不过,希望从来就不会消失,特别是在科技行业。事实上,市场中将会出现一些有吸引力且有趣的应用程序,而这些应用的出现,则会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带来了一个合理的机遇。而且,这类产品未来也将发生不少转变。与众多高度活跃的新市场一样,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继续变化,不断增加市场的层次性,并且不停地激发不同的观察和理解角度的出现。
比如,除了‘可穿戴设备看作纯粹独立的设备’这个观点之外,很多人开始将可穿戴设备看作是其他设备的配件产品。那些独立的可穿戴设备现在更是逐渐被定义为用户在特定或较短时间内所佩戴使用的设备。
无论何种情况,可穿戴设备的产品认知价值及预期价格点,最终都可能会低于起初的设想。因为对于许多人来说,可穿戴设备是“可以有”,但却不是“必须有”的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目标市场和商业模式同样也开始出现转变。大部分可穿戴设备最初都将关注度集中在了消费者身上,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研发企业逐渐看到了商务和企业市场,特别是在部分垂直行业中所潜藏的机遇。此外,鉴于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的成本以及对设备的功率要求更低,联网可穿戴设备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其中商务市场尤为重要。
日前,科技咨询和市场研究机构TECHnalysis Research发布了其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进行的第三次市场预期报告。该机构预计,在短期内,可穿戴设备市场机会仍旧不大;预计2015年,该市场的全球设备总销量在4830万左右,总营收将在126亿美元左右;到2020年,该市场的全球总设备销量将增加三倍余,至1.75亿,营收也将增长至约315亿美元。
TECHnalysisResearch预计,到2020年,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产品销量开始出现类别分化。智能腕表仍将是该市场的销售主力军,而头戴式可穿戴设备,比如HoloLens及未来全新的GoogleGlass也将实现增长。
营收方面,TECHnalysis Research预计,到2020年,由于产品平均售价较高,智能眼镜产品的营收将略超智能腕表设备。从消费者/商业市场前景来看,到2020年,消费者市场仍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主力消费军,近9成(89%)的可穿戴设备销量都将来自该市场,而在可穿戴市场的总营收中,将有超过34%来自商业市场。
归根结底,可穿戴设备目前仍旧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外,未来十年,该市场无疑将不断进化出更多新的发展方向。不过,有一点要铭记的是,可穿戴设备或许不会像科技业不少人期盼的那样,实现爆炸性增长。总之,应该对市场抱有正确的期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