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出货增3倍的秘密:给刚需一个理由

自谷歌发布首款智能眼镜开始,可穿戴设备便成为IT界关注的一大焦点,此后,市场热情更随着苹果手表的发布而升温。据市场调查公司IDC最新公布的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突破1140万台,几乎是2014年同期(380万)的三倍。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加之便携性要求出现、传感器及电池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便携以及云端互联等性能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热点,这毋庸置疑。然而,在此之前,可穿戴设备还需解决如何成为消费者刚需产品这一问题,否则,出货量的增长恐怕只能成为厂商的“一厢情愿”。

可穿戴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

IDC近期公布了“全球市场季度可穿戴设备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Fitbit、小米和Garmin是全球前三大可穿戴设备厂商。不过,苹果今年4月开始销售Apple Watch。因此当第二季度数据发布时,苹果将跻身这一排行的前列。

具体而言,Fitbit的设备出货量为390万个,市场份额为34%,IDC认为,同时专注于休闲和高端市场是Fitbit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而Fitbit的市场份额比排名第二的小米高10%。小米排名第二主要是依靠小米手环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IDC认为,小米将很快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从而成为Fitbit的有力竞争对手。

与Fitbit类似,Garmin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可穿戴设备产品。不过,Garmin的市场份额仅略高于6%。三星则排名第四。对此IDC分析师指出,三星的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其Gear设备只能连接某些高端的三星智能手机。

可穿戴行业发展受限于手机

虽然从数据上还是从产品数量上看,可穿戴市场的发展风头正劲,但仍然存在着内冷外热的尴尬,尤其是如今能够实现真正盈利的企业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穿戴设备还是难以逃出“手机附属品”的定位,尤其是在苹果手表发布之后,就连IT界的引领者也难以对此作出大的改变,而这也将决定可穿戴行业未来的走向。

不可否认的是,过度依赖智能手机无疑是在迎合手机厂商的生态系统,把自身定义为生态系统里的一部分,这显然不符合可穿戴厂商开放接口的初衷。而不依赖手机做一款独立产品,厂商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成为厂商亟待攻破的问题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花样百出,各式各样的产品层出不穷凸显出厂商对于可穿戴产品的创新力丰富,但续航瓶颈阻碍着这些产品的普及,最后只能让这些产品沦为花瓶的尴尬。

此外,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方向仍然处于探索当中,发展前景仍不明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手机虽没有步入传统PC那边增长放缓甚至倒退的境地,但是再获得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步入稳定期,照此情况下去,可穿戴设备将很难扛起移动终端发展的重任。

满足消费者刚需赢未来

就目前来看,国内面市的可穿戴设备,大致分为腕表、手环和眼镜等,大都功能简单,多集中于定位、通讯提醒、ID认证、健康管理和睡眠监测等。然而,可穿戴设备真正的窘境在于功能与繁琐的不对称。越来越少的用户会为了查看卡路里、行走步数和晚间的睡眠质量等信息去佩戴手环,越来越少的用户必须通过手环来唤醒熟睡的自己,越来越少的用户为了瞬间解锁手机而选择佩戴手环。

预测分析平台First Insight曾对35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First Insight 把设备除去商标后给参与测试的消费者使用,共测试15款可穿戴设备。结果显示,仅Nabu Razer 智能腕带得到9分的好成绩,意味着产品很可能大卖。测试的可穿戴设备67%都在5及5分以下,意味着产品需要改善或很可能失败。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总体来看,可穿戴设备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使用起来需要较高的操作水平。如何提高用户的舒适体验,尤其是让中老年人像操作电视机那样,只需按一两个钮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方面需要大力提升。另外,像目前比较普及的手环,如何将数据传输到云端,传输到互联网,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有点接近信息孤岛的状态。

总之,可穿戴设备要真正渗透于大众消费市场,还要具备迈过产品实用性、产业链成熟度和商业模式完善程度等门槛。而目前,整体的用户体验并不出众,或许未来可穿戴设备的突破点在垂直细分领域,能否解决细分用户的需求将是关键。

可穿戴设备寻找“刚需”理由

据预测,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约为30亿至50亿美元,未来2—3年将增加到300亿—500亿美元。

预测的数据看起来令人鼓舞,谷歌、三星、苹果等巨头的争相参与,也给人们以信心。但业界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也存在一些质疑。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可穿戴设备当前并无技术障碍,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一些可穿戴设备是以牺牲美学而换取功能的。比如现在智能手表的零部件都是专门设计的,造成手表边框过大。不过,据说苹果已聘请时尚界、奢侈品界的专业设计师,希望将可穿戴产品打造成时尚产品。二是可穿戴设备制造商还没有找到让人们接纳它的理由。只有设备功能增多后,它才能真正获得腾飞,比如一款设备不仅告诉你睡了多久、晚上动了几次,还能提供改善睡眠习惯的建议,那样实用性更高,人们才愿意掏腰包。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总体来看,可穿戴设备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使用起来需要较高的操作水平。如何提高用户的舒适体验,尤其是让中老年人像操作电视机那样,只需按一两个钮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方面需要大力提升。另外,像目前比较普及的手环,如何将数据传输到云端,传输到互联网,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有点接近信息孤岛的状态。

“从产品的设计理念、外观到操作模式来看,美国比中国更成熟。但中国作为电子设备制造大国,也有自己的长处。”智城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援非说,从数据收集、处理等后期各种增值服务看,中国与国外“处于同一个阶段”。因为可穿戴电子设备,说到底就是一个数据采集终端,只起到数据收集的功能,至于数据收集后怎么用,各国都在摸索,都不是很成熟。

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赵萍认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未来发展涉及的面会很广。比如,谷歌眼镜采集的数据越全,对现实的模拟就越真实,可以为盲人导航。“可穿戴电子设备不像智能手机、电视机那样有一个标准的产品形态,它非常杂,既有手表、手环,也有鞋、衣服、帽子等各种类型,每个形态都会有十几个厂家存在,市场空间很大。”

陈援非表示,对于健康、运动及某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类似产品会是刚需。当然,用户的习惯还需要教育培养。国内厂家不要急功近利,应该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后续服务做好,这样才能发展成长久的产业。

随着果壳手表、咕咚手环、康康血压仪等可穿戴设备的先后发布,我国的企业正以高歌猛进之势参与道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工作。可穿戴设备的热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该领域,它们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进行了专利布局。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呈现上升趋势。目前,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呼声不断高涨,专利申请量将持续增加。

目前可穿戴设备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状态,全球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水平差距不大,还没有出现“杀手级别”的可穿戴产品。中国企业想要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崭露头角,在进行专利布局之余,还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力争掌握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和专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