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VR头显创业没机会 为什么他们还在做

VR三大HDM头显明年上半年前都要发售了,进中国也基本板上钉钉:Oculus VR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HTC在中国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团队;PS4已经可以在国内销售,配件Project Morpheus的销售应该问题不大。

这个时候在国内做HDM头显,还有机会吗?最近,与大朋头盔的创始人陈朝阳也聊过这个话题。作为一个VR头显厂商,他们的产品DeePoon虚拟现实头盔正在京东众筹,他的观点还蛮有代表性。

除了DeePoon,团队之前还推出过另一款类Google Cardboard的眼镜盒。DeePoon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两年多,产品现在的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适配Oculus DK2上的内容,目前已经众筹了接近112万元。

2006年开始,陈朝阳就开始做行业应用的VR头显;两年前,成立现在的公司做DeePoon,陈朝阳有几个考虑:

一个是虚拟现实终端的丰富多样化的趋势。陈朝阳看来,“VR头显这个品类,光几个品牌是没法统一江湖的,尤其是光几个外资品牌没法垄断中国市场、全球市场。而且这三家究竟做的如何还没得到消费者的检验。”

短期内,目前几家厂商还会面临产能问题。以Oculus为例,受制于镜片产能,第一批货可能只有几十万台。目前DK2已经停产,原价350美元的产品已经被炒到了5千元多。而VR发展势头越好,开发者越需要接近Oculus CV1的头显。目前国内外的头显中,DeePoon是唯一能够兼容DK2的。最近的众筹中,支持者中有不少是VR的开发者。

另一个是行业应用市场。如果后期Oculus的产能跟上了,VR的普及会加速,大朋在做的行业应用市场会扩大。目前来说,三家大厂的VR要玩起来,一整套的价格会至少在7千元以上,对行业应用来说,还有点贵。另外,这些大厂也不会针对行业用户做定制开发和优化。这样一来,价格较低、定制灵活的DeePoon在行业应用市场就有优势。

其实,在头显之外,大朋也在做其他的相关业务。目前,用户量比较大的是3D播播,一个用来播放环视内容的播放器。后期,还可以凭借这个软件去做商业化。

此前接触了另一VR内容创业者,在筹划做头显,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一个是现在的VR硬件平台太多,适配成本太高,短时间内又难以普及,阻碍了自己内容的落地,不如自己来做,体验效果更好,价格更亲民,用硬件补贴内容。而退路也是行业应用,公司有行业客户,不愁卖不出去。最近在淘宝众筹的Laputa头显,投资人也有行业背景。

在三大头显还未出的时候,小公司现在开始去做面向C端的头显,也许不一定明智,这个市场还很小。陈朝阳预计今年两款产品的出货量可以达到100万台,但眼镜盒产品可能会占到90多万台。倒是行业应用说不定是个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