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行业风起云涌 谁与争锋

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在科技领域逐渐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明星产品层出不穷,相信大家对它的概念并不会陌生。可穿戴设备的设计模式大致是这样:一个值有智能芯片(可实时定位)的可穿戴设备,再配上一个手机APP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一开启,借助手机应用就可以实时接收智能可穿戴设备传递过来的信息。如今在市场上出现频率最多的可穿戴设备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

2012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随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一系列可穿戴产品横空出世。为了争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3年,三星、苹果、微软、华硕等纷纷采取行动,争相推出新品,将可穿戴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宠儿。伴随着国际知名企业的摩拳擦掌,国内众多企业也开始盯住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大蛋糕,百度、盛大、360、小米科技也先后主推出自己研发的可穿戴产品。短短两三年时间,可穿戴设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

现在就让我们来围观一下那些横空出世惊艳了智能设备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吧。

Google Glass

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将“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带入人们的眼球。谷歌眼镜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是一款增强现实型穿戴式智能眼镜。

这款眼镜将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在用户眼前展现实时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同时,这款“拓展现实”眼镜还具备用声音就能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的神技能。

随后百度推出了一款被普遍解读为对Google Glass的叫板的Baidu Eye。

Baidu Eye与谷歌眼镜的不同点在于Baidu Eye的着重点在于人的眼睛,是肉眼看得到的东西。“隔空辨物”和“语音控制”是Baidu Eye的两大特色。Baidu Eye没有专门的屏幕,用户只需要指着视线中的物体画个圈,或者将物品拿起来,或者通过语音指令,Baidu Eye就可以通过识别手势获得指令,并对目标物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今年7月举行的戛纳国际创意节上,百度公司展出的一款名为“百度筷搜”的电子产品获得了技术创新金奖。

据了解,这款筷子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检测食物的盐度、糖度、PH值、油质、温度等信息,为用户辨别食品是否安全提供帮助,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智能手机上。比如,在检验食用油的品质方面,检测结果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回锅油和地沟油都属于差等级;在检验饮料和水的PH值方面,如果用户是弱酸性体质,该产品会推荐用户饮用弱碱性饮品;在分析水果成分方面,该产品可以分析出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

同位国内的搜索引擎龙头企业,360也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产品“360儿童卫士手环”。

360儿童卫士手环不同于其他的运动手环设备,它是一款专门针对防止儿童以外走失的可穿戴设备产品。

360儿童卫士手环面向的用户群体为3至12岁儿童。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定位、安全预警和通话连接三个功能,保障儿童外出安全。可以实时的知道孩子的地点,防止还在出现各种意外。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内容运营平台,盛大旗下果壳电子也发布了两款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戒指GEAK魔戒与智能手表GEAK Watch。

智能戒指GEAK魔戒

智能手表GEAK Watch

可穿戴医疗健康产品是可穿戴设备里面一个重要的部分。目前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基本上通过内置的一些传感器,向用户提供更多关于他们生活方式的信息,都涉及健康监测,譬如体重、运动量以及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心跳脉搏监测等一系列人体数据。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由于比正常的可穿戴设备多了健康养生的特点更加受到市场追捧。各企业也纷纷看准了这个市场商机,UMU血压仪、Latin智能体质测量仪等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产品横空出世,这些设备不仅快速融入可穿戴设备大军并有渐入主流的倾向。

在众多科技企业纷纷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掀起技术之役的时候,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状况。

面对快速发展的可穿戴设备产业,国家在政策、标准等方面先后作出一系列的部署和安排,2013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的专项通知中,明确将可穿戴设备列为支持重点。进入2014年,相继有可穿戴设备委员会、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推进联盟等行业组织成立,2014年可穿戴设备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也将。据悉,深圳市在2014年底专门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计划每年对可穿戴设备专项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给予资助。随着国家对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化的支持,将加快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国普及速度,迎来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这对企业的产业聚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步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随着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事件的频发,大家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更乐于花钱去购买各种健康设备来作为一个身体的保障,这无疑也为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增添了一剂兴奋剂。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的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仍在初建之中,多数产品处在概念和实验过程中,能够产生商业效益的产品较少。市场的不成熟导致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应变市场波动产生的冲击力。

因此在可穿戴设备行业机遇来临之时,各企业其实也是处于一个盲人摸象的阶段,个中利益环节并没有体现得很清晰。总的来说,在可穿戴设备风起云涌的时代,我们期望更好的产品在满足我们眼球的同时能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可穿戴设备能真正地为我们创造更好的体验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