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手环被罚巨款 可穿戴设备趋势分析

近日,耐克手环被群体指控产品夸大宣传的事件有了最新结果,耐克将提供高达240万美元给在2012年1月19日至2015年6月17日之间购买了Fuel Band产品的消费者,以和解原告在2013年提起的针对耐克和苹果的群体诉讼案。

Fuel Band运动功能手环是耐克数字运动部门研发的产品,首批产品于2012年问世,耐克希望借由数字运动研发部门推出的产品,提高消费者运动积极性,从而提高耐克旗下衣服与鞋子的销售。不过,Fuel Band手环推出后便遭遇到了投诉,消费者认为耐克运动手环并不能像广告宣传那样准确跟踪步伐、计算卡路里消耗量。未来耐克需要在可穿戴设备产品精准性上继续努力,事实上,这也是众多可穿戴设备厂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可穿戴设备是物联网技术逐渐落地后的产物,可穿戴设备可实现一切互联、无缝互通的景象,因而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未来智能设备领域的创新亮点之一。可穿戴设备产品最先在医疗领域出现,健康手环是其代表。这类产品相对简单,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使健康手环成为市场“宠儿”。随后,在众多科技企业的助力下,可穿戴设备已有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计步器等多种产品形态,涵盖的领域有医疗、运动、工作与娱乐等多方面。

作为新兴事物,可穿戴设备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形态各异、个性化等优势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将长期存在发展劣势,如计算能力低、应用场景不清晰、杀手级软件缺乏以及外观缺乏吸引力等方面。上述耐克手环正是受限于精准计算能力的缺乏,因而被消费者投诉,而近期Apple Watch在火热过一阵子后,其外观难以取悦用户,功能鸡肋,缺乏杀手级别应用软件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都亟待厂商不断完善提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报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额有望从2012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9%。根据苹果Apple Watch上市后市场反应可知,未来穿戴式产品将需要更高的技术能力以及终端品牌厂商跨产业整合的能力。

不过得益于Apple Watch上市,2015年可穿戴设备产品出货量有望大增,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将面临洗牌的局面,非苹果阵营的厂商们也会纷纷改进现有产品,以推出更好的产品。2015年将是品牌、白牌以及山寨设备正式百花齐放的一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