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多月我一直戴着Apple Watch,最大的感触是:要是互动模式能简单一些就好了。因此写下这篇文章,说说自己对UI改良的一些看法和理由。
我与Apple Watch的互动主要是通过“通知(Notifications)”完成的,比如手表轻点我的手腕时,抬起胳膊,查看重要信息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功能,我才能随时随地与世界联通,并乐享其中。
实用的“longlook”模式(显示更多咨询和按钮)可以让用户在收到通知后快速鉴别信息,并进行下一步操作。对我来说,跟Glances和App相比,通知(notifications)是最常用的。
可惜Apple Watch的互动模式并没有将通知摆在第一位,过分强调App的重要性让智能手表的UI复杂化了。说到改良,第一步就是回顾一下Apple Watch打开App的方式(Friends App例外)。
新的结构摆脱了纷繁复杂的操作。举个例子,健身时听音乐再也不必在手表主屏、Glances和App之间频繁切换了。
还有一种只使用App来切换音乐的方式,但结果完全不同。
用Glances切换任务首先要打开手表主屏,手指向上滑动;用App切换任务要双击Digital Crown(数码表冠)。这两种方式往往让用户迷惑不解:Music Glance和App到底哪个是哪个?为什么各自的操作是不同的?
用户熟悉的iPhone互动模式为什么不能用在Apple Watch上呢?
我所设想的互动模式相比现有的简化了许多,可以用“多重主屏”来形容——手表主屏(包括App和complication)、通知主屏和运行App主屏。
Apple Watch本来就能切换运行中的App,所以Glances用处不大,但因此用户就不需要那些可以在Glances中显示的内容(Glance-ablecontent)了吗?不一定。实际上App可以设置一个默认的Glance样式的主屏(甚至可以直接设置为Glance),在必要时显示最近打开的屏幕(比如最近用过的App)。
新模式让两个运行中的App切换更简单,直接从底部向上滑动就好,也不必担心分不清是Glances还是App。若要返回手表主屏,直接按Home键即可。
Android智能穿戴有一个相似的互动模式——从手表主屏底部向上滑动,切换正在运行的(相关)App,点击进入即可。
这也适用于同一个App中不同内容的切换。只需点击卡片浏览详细内容,亦或继续滑动查看其他内容。
我觉得Android智能手表跟Apple Watch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内容更新——一个简单的向上滚动就能轻松显示不同App最新内容,并按照相关性排序。当前Apple Watch上的Glances还做不到这一点,而且任务(或App)切换又太复杂。
也许目前Apple Watch第一代还跟不上Apple的互动模式,出现App和Glances内容加载费时的问题也情有可原;若真如此,也许Watch性能提升后,这个互动模式就刚好合适。
第三方complication(手表中除时间显示之外的特性)也许有助于维持Watch内容的新鲜度。刚刚提议的“多重主屏”可以发挥作用,通过添加别致的快捷键和complications来及时更新内容。
总而言之,手腕上这款小小的、精致的Watch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