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突围:仅需改变“一点点”

近日,耐克和苹果公司结束了一项为期两年的集体诉讼。原告方指控称,耐克FuelBand手环无法像广告中所说,准确记录热量消耗、行走步数,以及由“NikeFuel”指标代表了整体运动水平。诉讼称,耐克和苹果知道这样的问题,但仍然在销售中进行了不适当的宣传。为此耐克总共需要向消费者赔偿240万美元。

早在去年的四月份,在尝试做了两年可穿戴设备之后,耐克突然失去了耐心,将负责FuelBand的团队炒了鱿鱼。FuelBand手环的陨落虽然与耐克公司的整体战略有关,但也给国内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们敲醒了警钟。表面热火朝天的可穿戴智能硬件市场,实则已经暗流涌动:可穿戴设备的窘境,如何突围?

可穿戴设备窘境:功能单一、与智能手机功能重合

而从国内面市的可穿戴设备来看,大致分为三类,腕表、手环和戒指等小饰品,功能多集中于定位、通讯提醒、ID认证、健康管理和睡眠监测等。果壳电子智能穿戴部门负责人许鹏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市场上可穿戴设备样式繁多,但缺乏一个重量级的应用或功能大规模激活用户需求。功能单一,用户需求弱,难以形成规模是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最大的困境之一。

另一方面,许多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在手机上亦能实现,记步、时间提醒、卡路里消耗,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地侵占智能腕带的诸多功能,并将这些功能转移到用户的口袋之中,因而也导致了可穿戴设备需求量的下滑。

Lark公司在其产品Larklife(一款可以追踪用户健身饮食和睡眠质量的智能腕带)于2012年12月推出后不久就宣布,公司将不再生产这一产品。Lark公司创始人朱莉亚 胡(Julia Hu)声称:“硬件业务已经非常艰难,我们决定成为一家软件公司,以此深入智能手机上的传感器业务。“

可穿戴设备窘境:专业性差、续航成问题

智能硬件产品大规模的国产化已经成为创业者的一个新方向,从功能看都无外乎拥有计步器、运动检测、睡眠检测、蓝牙同步等功能,同质化已然非常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门槛低,大多数制造商们更多在其外观、娱乐功能花费功夫,而对设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往往不太关注,作为移动健康的可穿戴设备却缺乏专业性,实在是令人唏嘘。

在智能穿戴的发展中,电池技术的落后也严重阻碍了智能设备的发展。可穿戴设备产品的续航问题成为消费者犹豫的重点。消费者可以忍受智能手机一天一冲,但对于手表还要频繁充电的话,消费者难以认同。

智能医疗硬件未来趋势:非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已经陷入窘境,笔者认为改变仅需“一点点“:非可穿戴设备。无干扰、免充电、能采集长期准确数据的非可穿戴设备,将是智能医疗硬件的未来趋势。

可穿戴设备因其便携性而引起广泛关注,非可穿戴设备备受冷落。实际上,受制于其本身特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应是偏重娱乐而非专业医疗功能,真正的智能医疗硬件未来趋势是更具专业性的非可穿戴设备。

以中科院附属企业-中科新知科技有限公司的心晓健康管家为例,其专注于无扰、准确、连续的数据监测,不同于可穿戴设备易受外界干扰,心晓作为一款非可穿戴设备能够有效监测各项人体生命体征信息,同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干扰,避免了可穿戴设备可能造成佩戴过敏、运动损伤的隐患。区别于可穿戴设备简单的监测数据,心晓将长期、连续、准确的数据整合,以复杂的算法进行分析,得出专业的健康报告和健康建议。

可穿戴设备的续航问题也在心晓健康管理方案中得到解决:免充电。硬件端仅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而传感器不需要进行充电,数据的处理和整合在云端和软件端实现,完美地解决电池续航问题和用电隐患问题。

史蒂芬·沃兹称“可穿戴设备必然会经历鸡肋阶段。“面对可穿戴设备目前叫好不叫座,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我们或许应该另辟蹊径,无干扰、零充电、能采集长期准确数据的非可穿戴设备,将是智能医疗硬件的未来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