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mm Apple Watch评测:抛开销量 单纯谈体验

戴了苹果表快半个月,对于苹果表的功与过,唱空与唱多,背后驱动因素太多太复杂,我们暂且抛开所有不看,抛开“销量”、抛开“盈亏平衡线”,单纯的看用户体验。一千个读者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当我谈苹果表时我谈些什么?

现实很骨感,想象空间却很大;无论乔老爷子的“现实扭曲力场”多么强大,能把黑夜说成白昼,但也无法改变苹果表表盘只有42mm,有限的体积只能有750mAh的电量,官方说明待机时间只有18h。

然而,实际带下来,在每天使用不是特别频繁的条件下,我有尝试带一天半,只是到第二天时,电量低于10%,自动进入省电模式,只能显示时间,成了名副其实的apple“watch”。

即使没电,一般最慢两个小时也可充满,所以对于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机一天一充的实际情况,顺带充个苹果表对于用户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再谈谈有限的屏幕,永远不要指望手表作为手机的同屏,因为你会经常经常被提示“此条信息需要在iphone上查看”。我想当时做苹果表的定义也不是做为iphone的同屏,而是更多功能的延伸;比如说force touch,先将其应用于苹果表上,可以用来换表盘,可以用来拽出一些其他的功能菜单,force touch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就是三维的,传统的上拉、下拉、左划、右划已经被android、ios用烂了,好的,苹果说,我们在屏幕上来创造个三维世界,我们forcetouch(使劲儿摁,嗯...)下会发生什么?仿佛诺兰叔创建的盗梦空间,为无数开发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是我认为苹果表最大的亮点,当然这个据传言会应用于下半年发售的iphone 6s上,城会玩?我们拭目以待。

比如说健康,Tim Cook曾说,“久坐是一种癌”,那么带上苹果表的你即使不爱运动一定要摆出运动爱好者的样子!因为健身活动的小圈圈会把你变成强迫症,每天不刷满一圈,睡不着觉;

运动期间会监测心率,通过心率更加准确的推测出卡路里的消耗,推测海拔,计算上下的楼层;这些,比市面上任何一款(除了Garmin这种专业运动设备)所谓运动设备都要精确以及功能完善;

唯一诟病的是重量,以及apple watch不能单独使用,即如果要跑步的话,就必须带着iphone和apple watch一起跑,我带的这款42mm米拉尼斯表带的重量和iphone6一样,所以相当于要带两台iphone6才能完成上述牛哄哄的功能,想想觉得很可笑,所以,运动一定要带运动版。(当然如果他用不一定带运动版用来摆拍。。。)

苹果是一家知道“舍·得”的公司,“有舍才有得”,这一点是国内很多智能手表公司不曾做到的。之前也试过很多国内的智能手表,价格参差不齐,但是却都是一样的难用。譬如说,有的手表为了做到同屏功能,偏偏要在这么小的屏幕上做全键盘,做通讯录,做拨号键,无奈,键盘输入我基本上没成功过,通讯录也经常手滑拨错电话,接打电话呢,一般可能没等我接到电话,手表就和手机自动断开了。相反,苹果表没有键盘输入,打字全靠语音识别,siri的准确度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通讯录只能自己设置12个常用的联系人,分别对应时钟的12个点,可以用数字表冠旋转进行选择;

接打电话界面和手机保持一致,只不过我每次对着手表说话都会引来周围妹子们的围观与取笑,毕竟大家都还没有接受这样一种接打电话的方式。偶尔也会出现手表上打电话呼不出去的情况。

苹果表这款产品,如果但看销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是正如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单单从一个人的收入来讲,我们要多方面考量,苹果表对于整个智能手表圈来讲,他的设计以及定位都是值得同行学习与借鉴的;这个角度来看,苹果表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