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是计算机化的,功能更加强大的腕带手表。早期的机型就已经具备一些基础的功能,如计算、翻译、玩游戏甚至拍照。而现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则是指搭载有智能系统的、能够运行移动应用的、高效的可穿戴计算机。
在我们的印象中,智能手表可是近几年才慢慢崛起的新生代数码产品,哪来的历史可言?但事实并非如此,智能手表早在30年前就已经渐渐展露出其锋芒。说到智能手表的历史,不得不提的就是日本钟表生产商Seiko(精工),这个日本钟表巨人在钟表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上有着比任何一家钟表公司都要远大的愿景。世界第一只石英腕表、第一只具有6位数字液晶显示的数字液晶腕表、第一只带有响闹计时功能的指针式石英腕表、第一只电脑石英腕表……这些头衔全是精工所创造的,而这家公司创新的步伐也没有停止过。
Seiko可以说是手表电脑化第一人,为日后智能手表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真正将智能手表的雏形带到现实世界中的人是Steve Mann,人称“可穿戴计算机之父”。这家伙在计算机还像房间那么大的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可穿戴设备的概念,还整天捣鼓些有着奇怪外观、插满天线的计算机头盔。1998年,Steve Mann创造了第一款搭载Linux操作系统的手表,这个划时代的发明把可穿戴设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Steve Mann的另一个壮举就是成功地实现智能眼镜小型化,并能够与电脑和网络相连接。这项技术的面世比Google早了十三年。
迈入21世纪以来,智能手表的发展就更加迅速,相继出现了手机手表、互联网手表等产品。虽然它们只是昙花一现的作品,但仍然是智能穿戴领域的先驱。比如Microsoft在2004年推出的SPOT智能技术,SPOT是Smart Personal Object Technology的简写,可以把它称之为智能个人设备技术,把设备连入互联网的智能化技术正是Microsoft的创意。智能咖啡机、智能闹钟,还有智能手表,这些近几年才开始走进我们生活的产品,Microsoft在十年前就推出过了。当然限于当时的网络技术,SPOT并未能存活至今,但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尝试。
智能手表正式广泛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属2013和2014两年,移动硬件的成熟和智能系统的完善使得智能手表呈现出一个井喷的高速增长期,只要是个数码厂商就争着发布自己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产品,尽管市场上龙蛇混杂,但仍然不乏像Moto 360、LG G Watch、Apple Watch等优秀的智能手表产品。智能手表的历史注定会被这些优秀的企业所编写。
回望整个手表业界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真的是很钟情于钟表这种玩意。从最初追求极致准确的手工机械表,到后来的电子表、能够连接电脑的手表、能够打电话的手表,现在人们又找到了手表的新搭档——智能手机。人们在探求技术的道路上是不断向前的,同时也是极其花心、喜新厌旧的,然而或许只有手表,能够让这群科技达人把玩至今,且仍然孜孜不倦地为它带来新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