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市场疲软 新的爆发点何在?

智能手表被喻为是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一个新的产业增长点,尤其是今年苹果发布Apple Watch后,掀起了一股智能手表的浪潮,而今年也被业界认为是智能手表的元年。然而,不温不火的市场却泼了一盆冷水。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ppleWatch的销量为360万部,销量远远低于预期。另外,也有分析机构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大概为2100万部,这个数字与智能手机数十亿的全球年销量还相差甚远。

更为堪忧的是,品牌厂商都投入了热情,但市场却一直处于疲软状态。也就是说,整个智能手表市场还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点。市场没有被引爆,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大多数智能手表在功能上还没完全戳中用户的需求,它还不是一款刚需性产品。

那么,如何在疲软的市场上找到新的爆发点?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公司都把目光放在了儿童身上。

上周,腾讯发布了它的第二款儿童智能手表。而就在前几天,搜狗也发布“糖猫”T2系列儿童智能手表;华为荣耀则推出了一款小K儿童通话手表。此外,360也早早地推出了“360儿童卫士”。除了这些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厂商外,一些智能硬件创业公司也纷纷涉足,比如“北斗天使”、“小天才”、“阿巴町小A”等等。如果你上淘宝一搜,能找到上百个儿童智能手表品牌。

儿童智能手表之所以如此大热,与国内的社会现状密不可分。首先,它拥有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大多数儿童智能手表是面向3-12岁的孩子,即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这个阶段。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小学生达到9360.5万,而如果算上学龄前儿童,整体数量将超过1亿。并且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童群体将会进一步增长。并且,儿童丢失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问题,相关故事已经被频频搬上大荧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年走失的儿童有20万之多,但找回来的概率只有0.1%不到。而正是这宠大的用户群体及刚性需求,刺激了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崛起。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儿童智能手表主打定位和防丢功能,这类型产品主要是通过GPS芯片定位等技术,再配合父母智能手机中的App,能够实现随时监测孩子的实时位置,进而达到防丢的目的。不可否认,这些具备定位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看去很诱人,有些甚至打出了“防丢神器”的口号,这样的营销策略也打动了众多爱子心切的家长。但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儿童智能手表都存在着一定的忽悠嫌疑。

从技术层面来看,GPS定位的精准性是这类产品都需要面临的难题。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智能手表鱼龙混杂,有些小品牌的产品定位效果并不出色,定位误差少则数百米,多则几千米。不过,一些大厂在这方面做出了些努力。

这次腾讯推出的第二代儿童智能手表,号称具有四重定位保障:WIFI芯片+GPS定位+基站辅助定位+重力感应位置校准。另外,它还内置了一颗30W像素摄像头,可以取点拍照辅助定位。腾讯官方称,这款手表的定位精准度可以达到0米。而360儿童卫士也具备这4重定位功能系统,另外,它还利用激光镭射技术植入LDS天线,用于维持定位系统的时刻稳定。华为荣耀小K则采用了另一种思路,它需要配备SIM卡,可以让家长随时和孩子通话,同时它也具备卫星定位、SOS求救等功能。

是不是定位精准了就完全解决“防丢”的这一痛点需求了?其实不然,虽然这些产品提供了定位功能,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但它们同时也走入了一个误区:产品外观过于明显,容易被犯罪分子抛弃,防丢功能因此也会大打折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犯罪分子将儿童拐骗后,看到孩子手上佩戴的如此显眼的手表,这增加了手表被抛弃的机率。而当手表被丢弃时,家长手机上只能收到App弹出的“注意孩子安全”的提示信息,但这时手表早就被丢弃在某个角落了。

就现有的解决方案来看,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儿童智能手表,在解决儿童防丢的各个环节上仍不成熟。出于这些因素,一些创业公司又把目光放到了儿童防丢鞋上,其原理是将GPS定位器整合到鞋子上,外观与普通鞋子并无差别,再加上鞋子是穿在脚上,因此大大降低了被抛弃的概率。前段时间,百度和运动品牌361°合作推出了一款儿童智能防丢鞋。而另外还有一家创业公司Budiu(步丢),它们在去年底推出了第一款儿童防丢鞋,并在最近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在传统智能穿戴市场疲软的时候,许多公司都把目光放在了儿童身上,未来想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防丢产品出现。不过,儿童是一类特殊人群,如果不站在他们角度真正地解决需求,而仅仅是靠忽悠将成不了气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