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市场:手机融合还是新的独立空间?

十年内,智能手机占据统治地位,而十年后,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统治智能硬件市场。

位于西单大悦城的苹果店里,一整列展示柜台摆放着各种型号的Apple Watch。人头攒动,用户争相体验。然而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体验者中间仅有两个人最终购买了Apple Watch。

事实上,这正是可穿戴市场面临的尴尬境地。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甚至智能腰带、智能手套等,但从市场反映来看,更多用户是持“观望”态度。

归根到底,是这些可穿戴设备比较单一,无法打动用户的心。由于受限于屏幕尺寸的原因,智能手表无法提供和智能手机一样的视频、游戏体验,显然这对于那些电影发烧友、游戏发烧友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而智能头盔虽然可以给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但由于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同样无法给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如今,稚嫩的可穿戴设备更多的被定位在智能手机的配件产品。例如,苹果、华为、华硕等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进行配对,读取发送信息,拨打接听电话;三星的虚拟现实头盔Gear VR以GALAXY Note 4作为主屏幕进行使用,谷歌的Cardboard VR,只要把手机塞进头戴装置,就能享受虚拟现实体验。

“事实上,对于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很明确的市场。如今,智能手表更多的被定义为一个配件,或是手机的配套设备。Apple Watch的发布也只是使得可穿戴市场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市场。”TCL通讯首席营销官DanDery此前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智能手机研究总监隋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印证了这一点:“短期内可穿戴设备不会取代智能手机。虽然智能手机市场愈发成熟,已触到硬件创新的天花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手机仍是带连接功能终端的主要子类别。”

对于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专家建议,一方面要为其注入更多的科技因素,使其承载更多的功能应用,同时更关注与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的互动等;另一方面,注入更多的生活时尚设计,使其和普通设备没什么不同。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可穿戴市场正在快速增长。IDC预测,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由去年的1960万部增长到4570万部。其中,手戴设备出货量将达4070万部。

高通则对于未来可穿戴市场持有绝对的信心,副总裁沈劲表示:“十年内,智能手机占据统治地位,而十年后,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统治智能硬件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