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方兴未艾,智能手表被各大厂商寄予厚望,以期抢占先机,赢得市场。作为第一批推出智能手表的国际巨头,三星将智能手表带入了“大厂”时代。随着市场认知的不断加深,在推出了5款方形或长方形屏幕的智能手表之后,三星于10月21日又在上海发布了其首款圆形屏幕智能手表--Gear S2。
对于Gear S2很多人并不陌生,早在上月初的德国IFA上,三星GearS2即低调发布并惊艳全场。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三星Gear S2此次推出了两种不同的版本:Gear S2时尚版和Gear S2经典版,售价在发布会前也已公布,分别是2198元和2398元。在产品配置方面,两者都采用1.2英寸AMOLED显示屏(360*360),搭载了最新的Tizen系统和1GHz双核处理器,拥有512MB运行内存和4GB机身存储,支持NFC、蓝牙、WLAN,电池容量250mAh,续航可以达到2-3天。Gear S2支持无线充电,如果使用超级省电模式的话,续航时间就会得到很不错的延长效果。
除了这些发布会前已知的这些信息,发布会上有还有哪些亮点?Gear S2的改变又为智能手表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
外观设计:洗尽奢华 简约时尚
首先从外观设计上来看,Gear S2绝对是三星所有智能手表中“颜值”最高的。早期的Gear 系列手表看起笨重、臃肿,在穿戴设计上也不是很合理。Gear S2似乎并没有这个问题,圆形的表盘的设计加上没有Moto 360的那样的黑边,非常接近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
对于Gear S2而言,外观最大的创新来自于可旋转的表圈。转动表圈能够用来切换应用程序、快速查看信息、调节音量、画面和地图缩放,配合右侧的Home键和返回键,可以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在材质上,时尚版 Gear S2 均采用橡胶表带,有银、灰两色可选,而经典版则采用黑色皮质表带,且整个表盘设计看起来更复古。
智能手表一直是手腕上的“奢华竞争”,Gear S2却洗尽铅华,走的是简约和时尚的路线。Gear S2发布的当天,也就是昨天,是上海时装周的最后一天。位于喜马拉雅中心的发布会场地被布置成了表盘的圆形,演讲者站在表盘中心上,模特沿着时间位置绕行一周,配合炫目的灯光,三星俨然把发布会做成了时尚秀。发布会上,Gear S2还要请到了国际超模雎晓雯。
功能应用:实用、接地气
Gear S2外形美观,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必须加入“外貌协会”。至于功能应用,虽然内容上有所欠缺,也没有杀手级的应用,但都比较实用和“接地气”。
通过GearS2,用户可随时接收并回复通知消息,获取包括新闻、天气、音乐等数据服务。
Gear S2支付宝扫码付款、股票追踪、百度地图、航班管家等功能,还支持通过三星的S Voice完成语音转文字输入。未来Gear S2还将直接替代房卡的作用以及开关车门。
Gear S2加入了运动健康监测服务--S健康,它将提供可靠的24小时活动信息跟踪,对心率、每日运动量提供即时准确的监测服务。用户还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以及场合的不同来改变表盘。此外,在WIFI环境下,三星Gear S2还能独立运行,远程和手机设备数据同步。
系统交互:包容、创新
与其他的使用Android Wear 系统的厂商不同,三星Gear S2依旧采用了自家的Tizen操作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被三星用在穿戴设备上,在智能手机还有智能家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它的身影。
2015年以来,随着苹果推出新一代旗舰产品Apple Watch智能手表,华为发布备受关注的Huawei Watch,国内外科技巨头在智能手表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产业格局分化态势显现,逐渐形成了WatchOS、Andriod Wear 和Tizen “三大阵营”。此次,Gear S2不再“封闭生态”和“自主兼容”,开放了对非三星智能手机的支持,但Gear S2要求其运行Android 4.4或以上系统。
抛开缺乏第三方应用支持不提,Gear S2 在系统的交互操作上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Gear S2 能让你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屏,也能通过旋转表圈来操作。这是此前所以的智能手表都没有的功能,通过旋转表圈的操作方式反馈很明确,每转一圈都会有一下“滴答”声。这个操作体验比 Apple Watch 通过转动数码表冠的方式更加合理便捷。这种旋转表圈的操作方式还可以更让用户在选择文本或者是菜单时更加快速很准确的定位。在智能手表这么小的屏幕上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