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Ticwatch是否续写智能手表传奇?

Ticwatch发布以来一直饱受争议,首先是由于跟MOTO 360外观的极其相似,然后是用户反馈的不少问题,我们是想探究其能否在智能穿戴的路上走的多远。前期不少用户跟我们反馈这块手表的问题。当然褒贬不一,Ticwatch客服也第一时间给我们机器让我们及时反馈一下以及给予向我们反馈的用户一个公平的回答,今天我们就简单看一下这块智能手表的表现。

一、做工及外观

首先不评论抄袭跟借鉴问题,Ticwatch的颜值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笔者收到的这款机器并没有出现装配方面的问题,当然,装配存在一定的误差率,希望Ticwatch厂家能及时给予解决!笔者发现的一个问题是,金属表带的卡口可调节性欠佳对于笔者较细的手脖根本无法固定住。当然喜欢皮质表带的不会出现在这个问题!

二、系统及上手性

Ticwatch搭载了基于安卓5.1定制的UI,操作性非常便捷,主要是上下左右滑动以及手表侧边的滑动模块。Ticwatch跟手机通过蓝牙连接,便可实现手机消息的接受,拨打电话、远程拍照等。Ticwatch搭载的语音搜索非常方便,识别率也挺高。笔者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一些微小的系统BUG,比如打电话手机端接通后,Ticwatch电话界面消失的延迟性、对小米note适配性不好等,相信这些在后期的升级中都会解决~

比较值得称赞的是自带天气根本不用设置自动定位,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省去了用户繁琐的设置操作!

三、耗电性能

Ticwatch搭载了无线充电模块,使用非常方便。从笔者使用过程中来看,保持蓝牙连接,接收社交软件的消息等常用功能,两天不是问题,但是最好养成每天充电的习惯,还是有益于电池寿命的延长!

总结:

对于功能性Ticwear还是做的非常不错,可更换多种类表盘、运动检测、心跳检测、久坐提醒等人性化功能,我们不再细说。当然系统存在的BUG还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升级来解决。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种运作模式,这种在消费者眼中看来是抄袭的设计真的能打动更多消费者的欣赏品位吗?当然现在科技没有明确的抄袭定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可以称为借鉴跟升华,Ticwatch不就解决了MOTO 360的黑带问题么~当然每款产品都有长板短板,我们更期待Ticwatch 2 ,希望看到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MOTO 360带来的不仅仅是智能手表出色的设计,更是智能穿戴的普及,希望Ticwear拿出更优秀的产品以及周到的服务在这个浪潮中持续走下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