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再现:看微软Band 2手环如何虎口夺食

为了不重蹈移动市场的覆辙,微软(Microsoft)在推出了首个智能型手环Band之后,又即将推出全新Band 2抢攻穿戴式装置市场。而微软最大的劲敌,便是苹果(Apple)Apple Watch。

The Motley Fool网站报导指出,Band 2针对初代Band在市场上获得的批评意见,做出了一些修正。像是Band 2的曲面荧幕设计,就是为了回应上一代Band荧幕不够服贴的问题。但随着苹果凭藉Apple Watch迅速掌控穿戴式装置市场,苹果产品俨然成为一个基准,市场上其他厂商均无可避免需接受这个基准的检验。微软的Band 2自然也不例外。

市调机构面IDC预估,Apple Watch在2015年第2季的出货量,占了所有智能型穿戴装置的3分之2。面对强势的Apple Watch,Band 2仍然拥有不少优势。在大家最关心的性能方面,Band 2的电池续航力与感测功能都较Apple Watch优异。

Band 2定价250美元,与Apple Watch 350美元的起始定价有相当大的差距。此外,苹果为了将Apple Watch定位为奢华时尚配件,取得比其他对手更多的定价能力,Apple Watch的价格还在不断调升。由于苹果不愿透露与Apple Watch有关的财务细节,因此目前仍无法得知苹果这项策略是否奏效。

微软和苹果切入穿戴式市场的角度也有一些差异。Band 2主打智能型健康追踪手环,Apple Watch则是同时具备健康追踪功能的智能型手表。然而这两者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明显,甚至有越来越模糊的趋势。像是原本定位为健康追踪手环的Fitbit,为了进入价位较高的智能型手表市场,装置功能也不断增加。

IDC认为,智能型穿戴式装置与一般健康追踪装置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支援第三方应用程式(App),而智能型穿戴式装置将持续蚕食基本穿戴式装置的市占率。

Band 2与Apple Watch都可支援第三方App。根据IDC的分类,这两者都属于智能型穿戴式装置。在激烈的竞争下,微软势必会以较低的售价,与苹果Apple Watch拼搏。有鉴于近日微软硬体产品来势汹汹,这个软体巨人的硬体实力不容小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