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不少科技厂商推出不少耳机,比如汪峰FILL耳机、小米圈铁耳机、魅族耳机以及号称“索尼大法好”的索尼耳机,一时间耳机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耳机就是看颜值,听听音质,然而就买了;我们并不了解其他用户的使用效果,更加没想过买回来后能用多久,只因为作为某个党派(索尼党、森海党、AKG党、拜亚党、剃须刀党等)
因为很多烧油认为,玩耳机信仰一定是很重要,所以才说某个产品怎么怎么好,应该如此。
实际上,有时候我们真的天真了,很多耳机其实也没准备好,就出来了。对于很多品牌来说,你不清楚这个型号是怎么出现的,怎么会有这个型号,你都不知道,而这可能跟厂商制作这个型号的目的有关。其实更多大牌耳机的型号很好理解,因为每年一个,这是必须要出的,所以就可以相信好了。但是如果出现一个型号,并非正统的这种,而是后面还带个后缀,这些内幕你真的敢说都了解吗?
也许这些问题都是所谓耳机行业在烧油眼里的暂时信息不对称,有些问题是不可能了解的,但是还是要分析一下耳机行业的的大体概况,这样才可以明明白白的消费,了解自己的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看毒文就产生了某些冲动,脑子里浮现“买买买”!
原则一,一分钱一分货
例如常见的耳机,比如都是千元档吧,一个素质很高,一个颜值很高但素质一般,或者说颜值很丑素质很高,那么买哪个?首先我们不能说,一个品牌的道德感比另一个高,也不能说一个品牌的诚意比另一个高,其实都看不出来,且在商言商,扯这些也是不对的。
需要知道的,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当一个品牌在配置上提供高配置的时候,那么在其它方面必然有所缩水。这个其它方面,就是比如音质,解析,推力,分离度,三频方面等,所以还是要记得“记住一分钱一分货就好了。”
原则二,过时的高端也是高端
这也需要说小编的认识的那个烧友了,正巧前段时间一边喝酒一边问他一些问题:曾经的高端耳机,不知道现在你怎么看?
但是他的回答让我很惊讶,居然说曾经虽然是高端,但是现在科技进步了,它不再是高端,甚至现在的千元档都能完爆曾经的万元档
其实这句话说得也没错,但是只说出了某一方面
而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人,就是买了个一个千元机后,过一年又买一个千元机,然后再买一个,这样总也体会不到高端产品的质感和设计,而频繁换机也不少花钱,显得并不怎么明智。
但是却忘了:过时的高端机也是高端机,因为其当时设计的标准就是向高端看齐的。
原则三,有条件大家都想要更好的
曾经的某个时期,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有人收入不多,但是为什么还要攒钱买高端的发烧器材,显然很不理智!
但是可以联系到生活上,很多人收入不高却每年坚持旅游,每月吃大餐,提高生活质量一样,这就问答了所有问题
“只要你愿意在某方面花钱,哪有这么多的原因”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大家都喜欢要好的,如果有条件的话,所以你说HD800不好,要么你是卖耳机的,要么你是对你女朋友说,或者对想省钱的自己说的
所以如果你想说某款耳机不好,还不如“一针见血”
原则四,耳机不想日常用品,但像一种可以提升逼格的东西
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怎么说都要和人接触的。所以每个人都希望提升自己的逼格,因为逼格让我们走在一起,这其实是地球的一种简单的风俗,无所谓是对是错。
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说过:想买个稍微高档点的耳机,我于是对他说,你看看你的听音观,你买这么高档的耳机你听得出来吗?他居然回答我:听音观可以练,但是逼格还是更加重要,因为不是冲着低价买的,所以还是逼格更重要!所以,他就是冲着颜值逼格而买的!
原则五,产品都有差异,但是关键在于你的适应力
很多人都说森海塞尔好,但是很多人明知道自己不适应却也要买,这是什么心态?其中也包括小编,等熟悉以后,基本上可以拿来用了,不会去考虑耳机的好与坏,在我眼里,颜值好逼格高的就是最好
你可以发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出租车司机的车技都不错,低配的汽车在他们手中可以发挥完全的性能,而我们手中高配的汽车,也未见得会带来什么突出的不同。所以有些时候,手机自己用着用着,最终结论就是还不错。有些人一味地强调某款耳机体验怎么好,然而却有用户却说不好,其实没什么道理;
其实这也是适应给我们带来的福利
其实说了这么多,也就是想让各位烧油和数码周边爱好者,不要只看眼前的颜值外观,高逼格,还是要看看音质方面的问题,不要太在意其用户体验,只要自己适应才叫好“耳朵收货”,选出自己的心目中的好耳机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