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肤:解密智能穿戴黑科技

来自美国和韩国的两个研究小组日前各自独立开发出一种人造电子皮肤。该材料不但能感受到冷热变化,还能检测出极其细微的压力,未来有望借此开发出有“触觉”的可穿戴设备和假肢。

假肢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如今,最新的假肢装置已能与神经系统相连,甚至能通过大脑信号直接对其进行控制,大幅度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自主生活能力。不过,科学家们并不愿止步于此,他们希望开发出像皮肤一样的材料,帮助肢体残疾人士重新获得触觉。

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师鲍哲南花了近10年的时间来研究电子皮肤,希望能让其具备人体皮肤的特性。日前,她和她的研究小组用一种有机电子材料打造出一种人工机械感受器系统。这种被称为数字触觉的系统由两层薄塑料片材料组成。顶层含有碳纳米管传感器,下层具有柔性电路。碳纳米管传感器在感受到压力后,柔性电路可发射出脉冲信号将信息发送给神经细胞。

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皮状物质,能检测出微弱的压力和热量,主要由塑料和石墨烯聚合物制成,在原理和结构上和美国的大体类似。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的电子皮肤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检测出水滴产生的压力和头发瞬间掠过的情形。

除假肢外,这些材料在可穿戴式医疗诊断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鲍哲南团队将数字触觉系统集成到一副手套当中,使其能精确反应出手在抓握时压力的大小;韩国的团队则用他们开发出的电子皮肤制作了一种能够监测血压的腕带。

总结

地球生物用了几十亿年,才演化出触感清晰的皮肤;现在,智慧的人类用新材料来模拟自然。塑料片、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是近一百年才发明的碳基物质。我们还不知它们能不能接近乃至超越生命奇迹,但科学家走出这一步已够让人惊叹了。从机械科技时代前进到生命科技时代,离不开这类敏锐的新工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