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一波游戏大作强势来袭的同时,作为2015年新晋关注对象的“VR”在本周也继续发力,各个厂商在VR领域的新动态也逐渐频繁。虽然目前各厂商对于VR仍处于观望阶段,但是这一市场蓝海还是吸引了很多游戏行业者涉足这个领域,探索VR游戏的未来市场。
目前许多VR设备在市场中并不少见,无论是高端技术还是低成本制作,在市场中总会莫名受到关注。不过仅从VR的定价来说我们或许就能直接感受到这个VR市场存在的差异化。在搜索VR设备的时候,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新闻标题关于VR设备的报道,例如“XXVR防眩晕系统制作,仅售3000元”、“VR眼镜,沉浸式体验,直售45元”看到这里,你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都挂有VR这个牌子,却为何价格存在天壤之别呢?
VR眼镜成为试验“小白鼠”
对于VR体验来说,需要依靠我们的眼睛在虚拟现实中进行体验,而眼镜这个外设成为了VR最合适的入门设备,目前我们可以整合下都是那些厂商做了VR眼镜。搜索今日关键词便可搜出许多此类新闻。例如蚁视与联想合作推出便携式虚拟现实设备——乐檬蚁视VR眼镜、Dlodlo VR智能眼镜亮相深圳高交会 神奇的黑科技、亿航发布Ghost Drone 2.0可通过VR眼镜操控等新闻。
VR厂商从眼镜入手似乎也无可后非,尤其对于造价成本来说能够更容易把控,而且目前这些VR设备只是初具雏形,并未大批投入市场,尤其对于初创业公司来说,也可应对市场突变因素。
目前国内探索这一领域的也多具备资本实力或者技术实力,由于目前市场的不成熟,许多初创业公司在发布一款产品后也销声匿迹于大众视野。目前国内来看,小米、腾讯以及暴风影音在这个领域的动作较大,本周,暴风魔镜在北京继续发力VR领域,同国内游戏厂商进行合作,推出VR游戏。
其实对于VR设备的分析报道已经很多,而从这个分析来看,大体可以总结出目前VR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游戏外设不统一,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就是游戏内容与游戏外设失衡发展,目前市场中并没有VR游戏爆款,许多厂商也是停留在驻足观望的地步。对于VR设备在未来的市场空间,许多人会认为会是一片蓝海。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许多游戏受众刚从PC终端转向移动终端,并且也渐渐适应移动端的游戏体验,对于VR体感游戏来说,虽然会受到玩家的青睐,但是在短时间内会满足受众玩家的新鲜感,一旦时间较长,而游戏体验相对较差的话,很难保持用户粘度。
VR设备难普及 游戏遇尴尬
其实对于移动游戏来说,很大程度上面是由于移动终端的普及覆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移动游戏迅速成为近年来的新宠并且市场体量也在不断扩大,从这个角度来说,VR设备的覆盖率就算在技术如何成熟的条件下,它也不会像手机如此快速普及,虽然手机的造价远远比有些VR设备成本要高,但是目前受众的使用习惯和生活习惯与手机甚为密切,而这种VR设备仅仅建立在娱乐的基础上,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因此VR设备在受众的使用心理下变得可有可无。而这种可有可无却影响着整个VR市场的走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即用户使用条件不具备,一个VR眼镜或许可以被受众玩家可接受,但是对于那种超大号的VR体感设备来说,买一台的概念就相当于在家建个电影院,当然这个比喻夸大了一些,但是道理确实非常明显的,就像看电影,好电影并不常有,每周去两次已经算是平常,总不能为了看场电影在家建造一个电影院吧。
对于VR的市场发展以及盈利模式问题或许仍需尝试探索,抓住受众消费习惯和精神需求或许能够更快捷有效,就像孙中山所讲“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