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日前发布最新《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5年第三季度》,指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737万台,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40.1%。
回顾2015年第三季度,儿童手表爆发式增长、Android Wear智能手表陆续上市、支付可穿戴设备初露头角、运动可穿戴设备表现不俗,可穿戴设备的细分市场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参与机会和用户人群。
1. 儿童手表7、8月份爆发式增长,9月份市场销量急剧下滑。
儿童手表厂商在经过第二季度的渠道扩展和用户积累后,在7-8月呈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小天才、阿巴町、搜狗糖猫成为第三季度儿童手表出货量Top3 厂商。华为在8月底正式发售小K儿童手表进入该细分市场。儿童手表销量的激增,使得有限的PMOLED屏幕上游供应链出现缺货现象,儿童手表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成为舆论媒体关注的热点。开学季过后,9月份儿童手表销量急剧下滑,厂商纷纷寻求在销售渠道及市场策略上的改变,以便能够在年底采购高峰期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2. 苹果位居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首位,Moto 360二代带领Android Wear进入中国市场。
伴随Apple Watch进驻苹果优质经销商店面的数量不断扩大,以及在神州数码、国美、苏宁、京东等3C线上渠道的陆续进场,Apple Watch在第三季度的销量较第二季度稳步增长。Moto 360二代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款Android Wear智能手表,9月份线上首发销量不俗。国产品牌Geak、inWatch通过自身的细分受众定位,在第三季度的表现也颇有亮点。
3. 支付可穿戴设备快速增长,引领新的用户需求。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NFC搭载厂商的范围扩大,可穿戴设备成为移动支付的良好载体。国产品牌刷刷手环在线下垂直通路和线上渠道的爆卖,成为第三季度基础可穿戴市场增长的一大亮点。后期,拉卡拉、卡西欧、沃邦等厂商陆续推出的带支付功能手表,将会进一步扩展支付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机会。
4. 运动可穿戴设备用户人群不断扩大,产品形态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马拉松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全民健身的意识提高,仅具有简单健康监测跟踪功能的手环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细分人群的使用需求。智能跑表、多功能跑表及其他运动可穿戴设备厂商在第三季度的销量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Garmin通过全价位功能段的产品线成为第三季度跑表市场Top1出货量厂商。李宁联手华米推出智能跑鞋,尽管仅供线上销售,销售成绩依然斐然,无疑成为运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一匹黑马,同时也为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向衣着类延伸迈出了重要一步。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经理肖晶认为:“目前,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持续增长,主要依托于基础可穿戴设备在出货量上的高速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基础可穿戴设备将会面临来自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巨大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