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脸书斥资20亿美元高价收购纯虚拟现实领域公认标杆oculus VR公司以来,虚拟现实技术勾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好奇心,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将其视为下一个市场热点。
VR强势回归
近日,开播了12年的《康熙来了》最后一集节目,特地由数字王国特效团队以360度摄影机录制 VR 版本,再次使VR受到高度关注。
此外,一段时间以来,各类VR产品也在纷纷问世。
诺基亚OZOVR相机于洛杉矶发布会开始预售60000美元;
《火星救援》VR体验版已经登录三星的Gear VR头显设备;
著名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出现以iPhone手机壳的形式存在的虚拟现实头盔,加上配套的App,可以用来播放实现虚拟现实效果的各种画面。
可以说,VR强势回归了人们的视野。
VR市场估值千亿!
VR,即虚拟现实,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由网络直接向人们提供感官输入,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且用户能够与该环境互动。
根据SuperData网站基于对各地玩家的调查分析,并对比其他硬件和市场规模,预测虚拟现实设备总体市场规模到2019年时将达到159亿美元,也就是近千亿人民币。
花旗认为,虚拟现实(VR)以及增强现实(AR)技术,将产生取代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终端设备以及周边产业市场空间高达6740亿美元。
而今年Digi-Capital也曾预言AR和VR市场2020年将达到1500亿美金市场份额。
众筹融资新“杀手锏”
在如此大的市场份额的吸引下,国内很多行业巨头和投资人都渴望布局虚拟现实产业,先发制人,于是,虚拟现实板块成为了众筹融资新的“杀手锏”。马克·扎克伯格收购oculus时表示,“移动是当前的平台,而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新平台。”
据投资机构Digi-Capital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各投资企业和其他商业机构共计向AR和VR技术公司投入了超过10亿美金。并且这里面不包括2014年3月Facebook收购Oculus VR时的20亿美金。
从显示设备、内容制作工具、应用开发到云服务和媒介,虚拟现实行业逐渐构建着日益完整的虚拟现实创业生态,预期在城市规划、旅游景观、医学、艺术、教育、工业仿真等多个领域应用。Digi-Capital在调查报告中指出,“随着虚拟现实生态体系日益成型,这些投资将成为AR/VR腾飞的源动力。”可见,虚拟现实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下一个市场风口。在这样一个被看好的风口下,创业者得到融资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目前VR众筹多产品众筹
“目前VR的众筹,主要还是产品众筹,而且数量也很多,比较有名的案例包括国外Oculus在Kickstarter上众筹;国内暴风魔镜在淘宝上面的众筹。”智金汇分析师杨超向众筹家记者谈到,VR包含了设备和内容两部分的内容,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二者都可以布局。现在VR总体来说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设备方面还有“眩晕感”这样的使用问题需要克服。随着内容、应用越来越丰富,Oculus、Sony、HTC等布局的影响,VR应该是能迎来大发展的。
爆款是未来VR的突破口
对此,众筹家记者也采访了36氪股权投资部众筹业务总监蒋雄先生。他告诉记者,VR肯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但是受制于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做的比较突出、优质的实际上是比较少的。随着电子工业、电池行业等的发展,VR会逐渐兴起,但是要在中国大规模推广的话,一定要像Iphone手机的一样,是一个爆款,是一个非常颠覆性的东西,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同时,蒋雄还谈到,VR和游戏的结合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因为它对真人体验要求很强,虚拟现实能很好地弥补这一块短板。此外,VR最好还要跟进、完善配套设施,配套资源完善之后,才能如虎添翼。
2016年将是VR元年吗?
VR行业有观点认为,2016年将是VR元年,市场需求巨大,而目前的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是投资布局的好时机。
谷歌风投的合伙人之一的乔·克劳斯却认为,“虚拟现实在 2016 年并不会真正起飞,直到 2017 年才会出现爆发式的发展。对于很多虚拟现实初创企业来说,是否能顺利捱过这两年就是存活的关键。”
对此,杨超为记者解释道,元年,一般的理解,指一款产品正式上市商用。而VR的元年酝酿期还要多久,现在基本都认为是明年,包括Oculus、Sony、HTC等都有计划在明年上市VR设备。
蒋雄则认为,元年是很难界定的,根据行业诞生还是巨头介入都是很模糊的定义。没推出一些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产品,都不算兴起,只能是布局,看看市场反馈,真正兴起的标志是大的产品深受大众喜欢,全球都广为传颂。
VR目前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比如VR影视,从拍摄之初,定位和采景等各个方面都要做虚拟化的东西,跟之前的拍摄是完全不一样的,内容和体制都要跟上去,制作会比较难,成本也很高,而最后效果有哪些提高不得而知。因此,要把VR产业化必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VR是下一个投资风口吗?是陷阱?是馅饼?
那么,面对如此不确定的市场,投资人该如何抉择,是观望还是出手?
“最聪明、智慧的投资人已经把眼光瞄准这个行业了。”蒋雄说到,聪明的投资人总是会提前布局,很多人在某个行业兴起的前两三年就会布点布局。否则等到后来估值高了,投资成本就高了。
杨超也表示,智金汇也看好和关注这个领域。
当然,技术难题依旧是目前VR需要解决的大难题。与国外注重VR设备的创新及研发不同,中国国内对于这种新技术的态度和国外是存在差距的。投资人应该注意到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快节奏、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时代下,创业者多有浮躁心态。投资人在投资之前必须多观察、研究创业者的虚拟现实项目是否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及过硬的服务质量,而不是他们手中众筹、融资、推高股价的玩物。毕竟噱头不可持久,实力才能造就最后产品的成功、投资的成功。
而随着虚拟现实设备最终到达消费者,投资者们将会渐渐知道,VR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是出手还是观望及其他重要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