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智能手环暂不能扮演“私人医生”角色

OFweek讯 有睡眠监测、计步器、卡路里消耗计算等功能的智能手环,近年来成为注重健康人士的“标配”。不少白领更是将智能手环的监测数据作为衡量自身是否健康的标准。然而专家指出,智能手环目前还不能扮演“私人医生”的角色,尤其是睡眠监测数据。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的智能设备,很多正在减肥和喜欢健身的人都很喜欢智能手环,它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训练和饮食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上的软件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对于一些身患疾病的人来说,智能手环也能帮助他们及时的了解身体情况,甚至可以利用智能手环和软件把自己的信息提交给医院的医生们。

智能手环数据的准确性一直以来都是颇受争议的话题。有资料显示,2014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曾进行实验,评估8款热门智能手环产品的准确率,结果显示,误差最小的为9.3%,最大为23.5%。

健康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很多健康电子产品,是在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来夸大产品的效果,从而进行购买。而这些产品由于不是医疗产品,因此往往不具备行业监管和质量标准,对于购买者使用时的效果,也无法验证,这使不少消费者的健康被误导和延误治病。在医疗界人士看来,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需要培养日常的健康生活习惯开始,市场上的健康科技产品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