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策划:炒了一年的智能手表究竟如何

如果说2013年是智能硬件的元年,2014年无疑是智能手环的爆发期,而到了2015年智能手表又成为追捧的热点。

随着年初“苹果婊”的开售,这一年来我们看了太多的表,立了太多的牌坊。

广义来说,智能手表融合了手表、运动手环、健康手环的功能于一身。正是这种高度融合的设计,造就了智能手表的市场需求,于是越来越的手机厂商、硬件厂商、奢侈品、创业者们纷纷站排到这一行列中,刹那间,蓝海变红海市面上充斥了不同形态、不同功能、不同价位的各种手表。

然而,以上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

续航就是个坎

我们以Apple Watch为例,其内置一颗750mAh锂电池,这个电池有多大?看看iPhone6手机吧,1810mAh电池在正常使用下基本上要一天两充,当然手机所搭载的功能更多也更耗电。但是当在一块容量约手机电池容量四成的电池上运行蓝牙、音乐、App、读取时间和信息的时候,你猜一天要充几次?

运动监测就是在骗鬼

作为运动手表的主打功能之一,运动记录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之前就有把手表放在桌子上一中午,就显示睡午觉一小时的梗,而针对走路、跑步、游泳等常规运动项目的识别设置也常常出错。另一方面,不同品牌手表默认的步幅设置也有区别,这就导致即使同时佩戴多款检测设备起结果也不同。

离开手机就活不了

其实智能手表的使用现在与手机绝大多数是分离不开的,可插SIM卡单独使用的智能手表更应该被视为智能手表手机。还要蓝牙连接到手机上去查看相关数据,那你们还设计屏幕干啥?

还有,大部分工业设计也太低调了,低调到消费者都不想买。重量级App太少,想用点功能还得找半天App。拍照功能简直虐心,手机一千多万的像素我们都嫌不清晰这区区百万的像素如何还原生活点滴。再来价格太高,尺寸太大,这就是忽略我们的感受啊。

其实,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分支,大众型的智能手表在目前的实用性,要远大于智能腰带、智能运动鞋等小众设备。淡然如果要我们给你建议,智能手表是可视为值得购买的设备,但并不必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