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虚拟现实爆发元年 2016哪4件事最值得期待?

毫无疑问,2016年将是虚拟现实春风得意的一年。Nancy小编为你盘点一下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最值得期待的几件事。

虚拟现实在过去的几年发展迅速,但2016年似乎是最重要的一年。2016年,消费者可以用各种各样强大的头戴设备身临其境的感受交替现实的3D体验。为了了解虚拟现实走向主流的速度有多快,设想一下:在马上要到来的一月份,40多个参展商将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主题为“游戏与虚拟现实市场”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展示自己的技术。展会的组织贸易团体消费电子协会(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CEA)表示,跟2015年相比,增长了77%。

了解了以上信息后,什么才是重要的?接着往下看。

高性能的头戴设备

Oculus第一款消费级头戴设备Rift将在2016年第一季度发布

几款虚拟现实的头戴设备将会在今年冬天和明年春天投入市场。Facebook公司旗下的Oculus生产出第一款消费者头戴设备–Rift,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面世。而由手机生产商HTC和电子游戏公司Valve共同制造的HTC Vive将在明年四月份与消费者们见面。同时,索尼正在制作自己的头戴设备——PlayStation VR,索尼公司称,PlayStation VR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

这几款头显的定价尚未公布,买家们还要考虑与其兼容的计算机的成本(或者,索尼的头戴耳机和PlayStation 4的情况),因为毕竟这三款头戴设备要与这些相连才能正常工作。Rift公布了关于使其工作的计算机的细节(定价949美元起),但是HTC没有表示与Vive兼容的计算机都有什么需求。

尽管市场上只有几款头戴设备,但是消费电子协会预测2016年销量将达到120万。

新一代游戏

Eagle Flight是一款育碧公司制作的VR游戏,玩家可以以鹰的视角翱翔天际,预计在2016年发布。

很多公司开发了与这些新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相匹配的几款游戏和体验。

由Owlchemy Labs开发的一款呆萌又好玩的新游戏Job Simulator,在Oculus’s Rift,HTC’s Vive,和Sony’s PlayStation VR都适用。我曾在今年秋天Oculus的开发商大会上试玩过这款游戏。游戏的背景是在未来,机器人控制了所有的工作,而游戏使玩家们模拟工作的场景,比如在办公室里或是成为一名厨师。

曾制作过《刺客信条》等深受玩家喜欢的游戏公司Ubisoft Entertainment预计在2016年发布 Eagle Flight。这款游戏能让你以一只鹰的视角在巴黎的上空自由翱翔。

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新开发的:Windows 10版本的 Minecraft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积木游戏,这款游戏将在明年春天适用于Rift,同时也适用于已经上市Samsung’s Gear VR,这款头戴设备定价100美元,是由Oculus公司开发的,但是需要三星的智能手机支持。

更好的摄影机选择

 

Nokia制造的可以拍摄球形3D视频的VR相机Ozo

虚拟现实并不全是关于CG制作的内容;一些公司也制作实景内容。电影制作人关于360°摄影机的选择并不多,一些公司研制出新的摄影机,希望能有所帮助。

诺基亚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销售Ozo,这是一款约9磅重,接近球状的视频摄影机,背后有一个长长的凸起(用于连接电池和记录暗盒),售价6万美元。

另一款360度摄影机Lytro Immerge相机系统包含五个离散光场传感器,而整个相机上的所有传感器多达百个。这个相机系统不仅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VR画面,同时由于光场技术,Lytro公司表示Immerge系统会有更多更真实的互动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效果。

在更大的空间里体验

尽管,2016年大多数的虚拟现实都集中在客厅里,犹他州郊区的一家创业公司通过开通名为Void的虚拟现实娱乐中心将虚拟现实带到了更大的空间里。

这个娱乐中心坐落在犹他州的普莱森特格罗夫,Void将为参观者配备头戴设备以及其他装置,然后6到8人一组,在60×60的舞台上漫步。舞台上充满各式各样的墙和特效,如热量,或是水花的喷溅,而这些特效都与你用头戴设备所看到的图像相匹配。Void已经准备好了在邻近的林登(犹他州)开设一个演示舞台,在这里,参观者要支付10美元感受6到7分钟的体验。8到9月份,Void开业的之后,体验将为20分钟,价格为34美元。

2016年,更为传统的主题公园也会增加虚拟现实元素。例如,据报道位于安大略湖的游乐园——加拿大奇幻乐园打算在一个过山车上使用头戴设备向游客额外收费。

 

这是Void的Rapture头戴设备,这家公司在2016年第一个VR娱乐中心将使用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