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沙龙之AR/VR淘金如何布局

2016年1月15日,一场主题为“AR/VR”的创业沙龙在北京召开。本次沙龙旨在与投资人和创业者一同探讨AR/VR创业的未来。

出席本次沙龙的嘉宾包括:焰火工坊COO张闯、DreamVR创始人&CEO杨天睿、七鑫易维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凡、“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庄继顺以及高维资本外部合伙人,微龙科技董事长周流。

那么,在这几位行业大佬眼中,AR/VR淘金是如何布局的呢?

焰火工坊张闯:AR的商业价值高于VR

张闯表示,VR本身的卖点,是对于视听体验的升级。而在当下,VR商业价值体现在体验馆、VR网吧、2B项目及并购。至于未来VR的商业价值,将依然遵循流量→业务→流水的基本顺序。为什么这个是未来的商业价值而不是现在呢?那是因为目前状态下流量很难转化为VR的具体业务上。

那么,谁才拥有流量的分发权呢?在张闯看来:

PC时代的代表——英特尔、微软、联想、腾讯QQ、谷歌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高通、谷歌、小米、Uber、腾讯微信

张闯认为:VR最大的价值,是作为AR时代的门票。

与VR相比,AR具备更大的产业潜力。在这个关系链条中,AR>手机>VR。因为,张闯认为VR的局限性很大,例如很难办公,相对应的,VR的娱乐性的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

张闯认为,AR的商业价值是高于VR的。两者技术趋同,因为VR的普及快于AR,所以VR更像是AR的预演。同时,VR还会为AR培养优质的用户,VR的用户,也会更加乐于接受AR。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张闯回答了有关VR的游戏团队如何盈利和找谁分成的问题,他表示目前谈盈利为时尚早,在今后可以考虑目前比较成熟的CPS分成模式,至于找谁分成,张闯幽默的表示,可以找我!

张闯还称,焰火工坊专注于做移动VR,目前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手机的性能。比如屏幕和发热。希望手机厂商可以有VR专业的频段设计。

DreamVR杨天睿:我们为什么做VR社交影院

杨天睿称,他们的重点是做VR社交影院。

在杨天睿看来,虚拟现实社交的要素有3点:形象、交互、神态。

至于为什么要做社交?杨天睿表示,社交是每个人都有的刚需,社交还可以提高影院的真实感。

杨天睿认为,大量且优质的传统内容可以直接用起来,用户观看传统电影的需求是明确的,而且,用VR来观影,体验效果会更好。

对于VR社交影院中的虚拟形象,他称,虚拟现实中也要有能够和其他人区分开的虚拟形象,需要用户去设计和搭配出属于他的形象。会给予捏脸的功能,让用户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虚拟形象。

杨天睿表示,虚拟影院中的场景,是为了营造影院的氛围感,让用户觉得就像真的在影院里一样。为此,整个团队跑了北京的几个IMAX影厅去体验,以创造出优秀的氛围感。

七鑫易维彭凡:眼控互动技术将完善VR视听

作为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球追踪和眼动控制技术的科技公司,七鑫易维的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凡先生也应邀出席了本次“AR/”创业沙龙,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彭凡首先向到场的观众解释了什么是眼球追踪技术:眼球追踪,又称视线追踪,注视点追踪,是利用眼动测量设备捕获,提取眼球特征信息,测量眼球的运动情况并估计视线方向或者眼睛注视点位置的技术。眼球 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包括医疗、眼动分析、智能手机以及智能眼镜(VR/AR)等等。

随后彭凡表示,现有眼控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七鑫易维基于机器视觉的单传感器微光追踪技术具备三大技术优势:成本低、精度高、允许自由头动。

彭凡称,眼球追踪是VR/AR技术的“最关键构成部分”。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各种犀利的眼神操作,能够让用户摆脱VR体验中不自然的头部摆动操作。在游戏中,用户完全可以用注视点来定位目标,然 后准确射击。比如眼神“切水果”,眼神“打飞机”,借助眼球追踪技术,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在演讲的最后,彭凡表示,国内多家VR厂商都期望七鑫易维尽快提供穿戴式眼球追踪方案,七鑫易维也在和国际知名的VR厂商(Oculus等)洽谈眼球追踪 技术的合作,目前已经和全球著名的图像传感器厂商OV合作研发中,相信在未来,眼控互动技术将使VR的视听享受做到完美。

兰亭数字庄继顺:VR是内容制造商的新蓝海

庄继顺在演讲中表示,VR内容将在2016年蓄势待发,VR可以从B端走向C端的4个方向是娱乐、直播、旅游、新闻。

娱乐应用:或将颠覆“影视娱乐产业”

旅游应用:不能“说走就走”,但能“说看就看”

直播应用:VR全景直播体验+超级立体环绕声=无与伦比的临场感

新闻应用:“现实版”电影

同时,庄继顺认为VR行业目前属于起步阶段,创业公司找对方向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目前市面上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够成熟,C端的体验并不好。

在演讲的最后,庄继顺表示全景视频只是VR视频的过渡阶段,也希望兰亭数字在今后可以和各位同行一起努力。

微龙科技周流:VR和AR创业公司如何找到融资

周流称,他负责VR和AR方面的投资,他将要建立一个基金,用来扶持中国VR和AR的产业链。力争在五年内全方位超越美国!

他表示目前的PC端VR用户量受到限制,适合重度用户。而移动端,其用户量就很大。他会考虑给予更多的帮助。

周流认为,2016年是VR市场大爆发的元年。在他接触的上百个投资人当中,多数都是由80后和90后牵头,但最后拍板投资的却是60后和70后,拍板的人其实都不明白什么是VR和AR。所以,他表示成立专门基金,来推动国内VR和AR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大小公司都在抢占平台的入口,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就会爆发竞猜的平台大战。因此,他建议目前的VR和AR企业要节流,熬过现阶段。

  关于VR和AR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融资,周流总结了几点建议:

第一,欢迎连续创业者进入VR市场,新手创业者不建议进入VR市场,同时,技术驱动型的小公司会更容易拿到融资。去年出现了VR平台的概念,但是都不够好,所以并没有投资。而他投资的项目则是他更加看好的VR内容。

第二,在产业链布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更好地拿到融资。例如暴风魔镜的虚拟社交产品《极乐世界》,原来做《极乐世界》的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后来并入暴风,因为暴风刚好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给创业小公司的建议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上市公司生态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总结起来,也就是说:做VR内容的创业公司更容易拿到融资;技术驱动型的小公司更容易拿到融资。

————————————————————————————————————————————

【座谈阶段】

周流:一体机支付的问题怎么解决?

彭凡:眼球技术可以解决支付问题。

庄继顺:VR数据传输和数据压缩技术也很有讨论的价值。

周流:目前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SDK,那么用谁的SDK怎么选?

庄继顺:VR视频的适配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目前我们选择用户量大的平台进行适配,比如Gear VR,他们技术优势大,体验效果好,会优先适配。另一个是暴风魔镜,因为他们用户量在国内比较大。

彭凡:VR游戏面临很大的交互问题。比如延迟问题,这对体验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他们假设如果谷歌出了一套VR底层系统,会怎么样?

庄继顺:出一个VR的OS(系统)是比较难的,国外大公司也在做但是并没有推出,这样国内公司还是有机会的。

他们又讨论了国内外设备和语言差异,是不是一个挑战?

杨天睿:这是优势!

庄继顺:国内的VR内容具备本土化特色,会做中国人爱看的VR内容。

那么,五年之后的VR产品形态是什么样子?

庄继顺:五年以后可能就没有VR这个词了,应该是VR和AR结合的一个新兴产品,就不需要头盔了,而是更轻便的设备。例如眼镜。

杨天睿:未来会往MR的方向发展,但VR不会消失,因为很多人还是会喜欢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对未来的设备形态是什么样呢?

彭凡:五年后,设备变成眼镜这么小可能会没那么快,但是会比现在的头盔小很多。而眼球追踪技术,就会把VR体验带上新的高度。

杨天睿在这也给了创业者一点建议:先做好事情,然后在拿着做好的东西去找投资。

周流向杨天睿提问:如果在资本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你们公司能存活多久?

杨天睿:社交影院可以靠付费影视播放和虚拟形象收费来盈利,但是目前产品还没上线,这个商业模式还没有被验证。

庄继顺:我们是VR行业少有的盈利企业,目前是受制于自己的产能。我们正在准备做线下体验点,通过观看分成。在盈利模式上,VR视频和传统视频应该是基本类似的。

庄继顺:目前VR虚拟现实只是在视觉上欺骗了你,但是后面也要从听觉和视觉上一起欺骗你。兰亭的音频SDK技术短时间内不会对外发布。

观众提问:你们怎么看HTC Vive Pre?

杨天睿:HTC的设备技术很好,体验也很好,但是有使用局限性。

庄继顺:HTC和网吧的合作很赞,类似于线下体验店。

观众提问:目前VR的人才培养问题,例如大规模的从业人员,是否有需求?

庄继顺:目前国内VR行业成熟的人才很少,目前更多的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VR人思考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兰亭更愿意要传统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来转型,而且兰亭很喜欢九零后员工,因为接受能力很强,但依然无法脱离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周流:培养VR人才确实很难,他认为游戏行业人才规模化培养会容易些,但是视频和影视会很难。建议学校如果想培养VR人才,可以邀请兰亭去学校和学生一起拍一部片子,这样会更好。

来自北医的观众提问:在医疗行业利用VR沉浸技术来治疗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的想法,希望嘉宾给一些建议。

各位嘉宾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希望有合作机会。

庄继顺:国外有类似的案例,利用vr进行模拟手术,目前国内技术还是比较慢。

周流:有兴趣投资vr方面的行业应用,但是目前的难点是团队的搭配,例如懂技术的不懂医疗,懂医疗的不懂技术,还是希望大家多交流多沟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